本标段路线总长为7.6km,共8座桥总长1208m,其中最长桥 248m;共4座隧道总长4177m,其中最长隧道3151m。 本次优化建议方案主要原因为某段区域地质情况很差,特别是大桥上边坡为体型巨大的堆积体,严重影响施工期安全及工期,并危及运行期桥梁及通行安全。拟优化区域涉及路线调整长度为2.12km,主要调整思路为桥梁改隧道避开不良地质区域。 …… 经分析总结,为保证路线施工期及运行期安全,必须对本堆积体进行处理。处理方案有两种,即一为挖除堆积体,二为支护堆积体。 …… 隧洞路线调整后的隧洞地质情况暂不明确,因做全面地质勘察耗费周期较长,按山体地质分布规律性,山体内部地质条件应更良好。因此建议此段隧洞围岩类别采用分段现场预报,实施前由地质代表根据已揭露岩层出地质预报单,我部根据预报单施工。 …… 共9页,编制于2014年。
[云南]公路线路桥改隧优化方案(含CAD图)-图一
【工程概况】 在K990+090处现有一平交道口,道口右侧为裴家山村庄,为解决裴家山村民穿越铁路到线路左侧山上耕种及牲畜安全通行问题,设计在K990+112.8处建一座1—4.0m长17.6m钢筋混凝土框架涵,以保证铁路行车安全及村民的人身财产安全。 在K990+460处现有一平交道口,道口左右侧为必多龙村庄,线路从必多龙村庄中间穿过,村民及牲畜均由此道口通过,为保证铁路及村民的人身财产安全,现将此道口拆除,设计在K990+391.5处建一座1—7.3m长17m钢筋混凝土框架涵,新建涵处现有一座1—2.0m浆砌片石拱涵,既有涵里程为K990+388,涵长16.1m,该涵为排水涵,旱季无水,新建1—7.3m涵时需将既有涵拆除,在1—7.3m框架涵内5.0m处用C30混凝土隔墙分开,隔墙高2.5m、宽0.3m,靠昆明端涵内行车道净宽5.0m,供人行及车辆通过,靠成都端涵内净宽2.0m,供排洪用。K990+090、K990+460道口间距370m,改造工程均位于成昆线路基填筑段,新建下穿涵中心间距278.7m。根据设计地质资料显示:轨面下1-5m范围内均为人工回填土,其下部为粉质粘土,厚1~2m;下穿涵基础置于泥岩夹砂岩层,属全风化。下穿涵挖深分别为K990+112.8轨面下6.6m,K990+391.5轨面下7.61m。 工程须采用3-5-5-3 P50轨束梁加固线路,然后再施工便梁挖孔桩支墩,架设D型便梁开挖施工下穿框架涵。挖孔桩采用1.2m×1.2m方形孔桩,根据8月19日现场技术交底会议纪要,桩深改为13m;D型便梁采用20m跨度。 工程施工范围K990+112.8:成昆线K990+092~+133,长度41米;K990+391.5:成昆线K990+371~+412,长度41米;本次线路加固施工方案包括线路加固及20mD便梁吊装两个施工内容。K990+112.8因099#接触网杆地锚影响,必须在接触网杆改移或者改移地锚后方能进行相应(昆明端右侧孔桩)位置的孔桩施工。
本论文题目为邵阳塘渡口至新宁塔子寨段公路的综合设计。设计全长为6076m,设计车速80km/h,路基宽度12m。本地区地处我国湖南省西南部,路线所经地形为山岭微丘,根据本地区的具体情况以及交通量资料确定公路等级为二级公路,设计为双车道公路,设有涵洞2座。设计是从工程建设的经济性和合理性出发,尽量采取少填挖,减少工程数量的原则。 本设计是对路线进行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结构设计以及混合料生产配比。通过纸上定线完成平面线形设计,选线时地形复杂的路段必要时做线路比选;应用纬地软件进行纵断面拉坡设计及路基横断面设计,曲线半径很小时要进行超高和加宽的计算。通过路面力学设计软件进行路面结构的结构层组合计算,选用适宜的结构层厚度及对路面材料的选取和材料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进行验算。路面最终设计为半刚性基层沥青混凝土结构。在此基础上进行沥青混合料生产配比的设计,确定路面结构所使用的混合料最佳生产配比是用C语言程序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