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目录设计说明平面图左线纵断面图右线纵断面图A型结构断面图B型结构断面图C型结构断面图D型结构断面图图E型结构断面图出口洞门设计图出口洞门长管棚设计图(一)出口洞门长管棚设计图(二)人防段结构平面图下穿既有一号线南延线管棚工作室纵剖面图联络通道及泵房结构图(一)联络通道...
标段线路纵坡设计为“V”型坡,最大坡度为30‰,最小坡度为3‰。区间最大埋深约22.8 m,最小埋深约8.4m。区间左线长度为2060.2m。在区间最低点设置一座净空为7.5m×3.2m的区间事故风井。区间中间风井处隧道位于中风化泥质粉砂岩中。地下从上至下岩层主要穿过杂填土、素填土、淤泥质填土;粉质粘土、淤泥质粉质粘土;粉质粘土、粉质粘土;粉质粘土夹砾石、强风化泥质粉砂岩、中风化泥质粉砂岩。
中间风井风道周围布置50cm×50cm截水沟,风道二衬施工从底板向上施工,模板采用木模板,支撑体系采用钢管加脚手架支撑体系。风道二衬混凝土采用C30 S8防水混凝土,顶板铺设1.0mm厚聚氨酯防水加强层、2.5mm厚聚氨酯防水层及纸胎油毡隔离层,底板和侧墙采用4mm厚双面粘预铺式冷自粘防水卷材;施工缝处均设置了钢边橡胶止水带和防水加强层加强防水。防水层铺设每四米为一环,依次向上铺设,结构防水施工由于存在风道结构与竖井结构接头与及几种不同方式的防水施工。
……共计19张,设计于2006年
图纸内容:隧道总平面图,竖井及横通道平面图,竖井围护结构平面布置图,衬砌断面图,正线隧道、临时横通道、竖井监测设计图,井点降水平面布置图,隧道纵断面图,支护刚架设计图,施工横通道回填示意图,隧道断面回填示意图等共50张图纸。
资料目录 设计说明 土层冻结加固及支护施工技术要求 区间清障冻结平面图 冻结壁平、剖面图 上行线冻结孔布置立面透视图 上行线冻结孔开孔位置图 上行线冻结孔特征及冻结参数表 下行线冻结孔布置立面透视图 下行线冻结孔开孔位置图 下行线冻结孔特征及冻结参数表 初期支护钢支架布置图 初期支护钢支架结构图 防护门基础图 防护门加工图 防护门安装图 材料消耗量表
左线全长863.334m,右线全长881.740m,左右线总长为1745.074m。本区间的通道长380米。车站全长190.5m。车站含出入口3座、风道及风井2座、施工通道一座(含273.441m主通道和187.542m支通道)。区间通道部分地段位于水库底部,库底到洞顶中风化岩体最小厚度为12.5m;区间隧道位于水库底部地段,库底到洞顶中风化岩体最小厚度15.65m。车站区间为分离式单线隧道,钻爆法施工。隧道拱顶与水库底之间的最小岩层厚度约15.6m。区间断面形式为单洞单线曲墙拱结构,断面尺寸宽6.22~9.12m,高6.27~9.46m,隧道拱顶岩层厚度约16~50m,整个区间位于Ⅳ和Ⅴ围岩中,衬砌结构按新奥法原理设计,采用复合式衬砌结构,矿山法施工。 工程地质:隧道洞顶围岩基本为砂质泥岩、砂岩,围岩基本等级为Ⅳ和Ⅴ级。沿线出露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残坡积粉质粘土和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砂岩、砂质泥岩。车站通道场地出露地层自上而下分别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和粉质粘土,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砂岩和砂质泥岩。车站所处地形属丘陵斜坡地貌,地形平缓,原为农垦区。 工程特点:车站为暗挖车站,隧道断面特别大,最大开挖断面达313.27平方米,属超大断面隧道。区间隧道较长,通道是唯一的出口,且通道有180°的转弯。隧道下穿水库,涌水量可能较大;工程全段需爆破开挖,属矿山法开挖隧道。车站通道下穿道路,对地下管线的保护作为重点。进口明挖段均为高边坡。单洞分离式隧道的最小净距为6.78米,有群洞效应,施工中应将控制开挖面的距离、爆破设计作为控制重点。出入口施工是从正洞上台阶开始向上反挑施工;通道进正洞的施工方法也是返挑扩挖,在通道内再开挖马头门。开挖爆破和防水是本工程施工控制的重点。车站隧道采用双侧壁导坑法开挖,车站施工通道采用全断面掘进,光面爆破开挖技术。防水及二衬钢筋绑扎使用整体式简易台架,和二衬模板台车共用一个轨道。出入口自下而上台阶法开挖,出地面段用明挖放坡开挖。风道采用上下台阶法开挖,风井下碴孔用冲击钻成孔,风井自上而下全断面开挖。 总体施工步序:施工通道→车站左右导洞上部开挖→出入口、风井、风道施工→开挖中部上台阶→拱墙二衬→开挖中部中、下台阶→仰拱混凝土施工。 附CAD图及表: ……共计124页,编制于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