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铁路营业线上进行顶进涵施工时,防护桩的参数取值需要经过简单计算;考虑的因素主要是列车荷载、土压力、顶进施工细节管理等。
二、施工方案 京广上行线及京广三线2-16m顶进框架桥施工,因预制框架的场地狭窄,只能采取先横向预制北孔第一节框架,平行预制北孔第二节框架,待北孔线路加固挖成后,先顶第一节框架到三线左侧路基坡脚,再横顶第二节框架,然后第二节沿第一节框架顶进方向顶进就位。顶进顺序为先顶北孔框架桥,后顶南孔框架桥。施工步骤为:工作坑开挖→基底处理→预制南北孔框架→后背制作→挖孔桩施工→架设北孔便梁→顶进北孔框架→拆除北孔便梁→架设南孔便梁→顶进南孔框架。 每孔框架桥顶程为40m,顶程基底位于淤泥层上,框架较重,为避免框架出现扎头现象,需要对顶程基底进行处理。由于挖孔桩施工遇严重的翻砂涌水,挖孔桩无法继续挖深,在目前的桩长情况下,为保证线路加固支撑桩的稳定,采取打钢管桩、优化顶进挖土方式、挖孔桩桩顶和桩底加固等措施处理。桩顶加固措施为通过纵梁和横梁纵横向连结加固挖孔桩,使4根挖孔桩形成整体受力体系,增强挖孔桩的稳定性和抗滑移能力;桩底加固措施为打入φ650钢管桩及4根P50钢轨桩,钢管桩管壁厚 12mm,打入桩底以下至少4米,外露2米和桩身浇筑成整体;另外打入2根φ40注浆管。待桩身混凝土浇筑后,采用后注浆法加固桩底。以提高桩底承载力,增强挖孔桩的稳定性。顶进施工为带土顶进,土方开挖分级放坡开挖。第二级开挖成V字形,保证桩周土体不被破坏,从而保证挖孔桩的稳定。详细见顶进挖土平面图(附图1)、立面图(附图2),顶进达到线路底挖土顶进示意图(附图3)。
【工程概况】 线路左侧长380m,设路堑桩间挡土墙,其中长342m,设置锚固桩,桩截面1.5×2m,桩间距(中-中)均为6m,桩短边沿线路方向布置,采用C30钢筋混凝土,共58根,起点与终点桩长为9m其余均为11m。
一、工程概况 1、工程范围 本工程为1-4×3m的箱涵,涵长L=30m。涵身采用C35级钢筋混凝土,总计圬工量201.9m3,钢筋27.1t。该涵与既有铁路线正交,顶进涵通过5股铁路线,相邻铁路线间距为5m和5.3m,涵洞顶覆盖层较薄,轨顶标高至涵顶标高差值为2.60左右。
全套建筑结构设计图纸,主要包括: 建筑施工图纸,建筑施工设计说明、一层平面图、二层平面图、三层平面图、地沟平面布置图、正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给你个10张图纸。 结构施工图主要包括:基础平面施工图、桩样图、框架柱平面布置图、结构平面布置图、框梁详图、楼梯详图等共15张图纸。
铁路路基工点类型主要有深路堑及堑坡防护、浸水路堤、膨胀土路堑、长江倒灌地段路堤、软土及松软地段路堤,岩溶地段路基、路堤坡面防护、挡土墙等。节点清晰,可借鉴。
共计19张,设计于2005年
1.试桩目的 通过试桩,以复核地质资料及设备、施工工艺是否适宜,验证施工设计参数是否合理,能否达到地基处理预期效果,确定混合料配合比、坍落度、搅拌时间、拔管速度等各项工艺参数,以指导、规范CFG桩施工作业。
护坡拱型骨架净距3m×3m,主骨架为U型,宽0.6m,支骨架为L型,宽0.4m,骨架嵌入路堤边坡深0.6m。载体桩由混凝土桩身和载体构成,载体桩桩径0.45m。桩顶设桩帽,桩帽顶设0.6m碎石垫层夹铺2层高强土工格栅。 …… 共计115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