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合同段青龙互通立交共设有5座现浇桥,分别为东河1号桥、东河2号桥、匝道桥、左幅跨线桥、右幅跨线桥,桥梁上部构造为3*25m现浇预应力连续箱梁,箱梁高度1.4m,梁室高0.95m,采用C50混凝土。
图13.3 跨中处横桥向荷载分布 13.2.2 模板荷载q2 ⑴内模(包括支撑架):取q2-1=1.2KN/平方米; ⑵外模(包括侧模支撑架):取q2-2=1.2KN/平方米; ⑶底模(包括背木):取q2-3=4.0KN/ 平方米 ; 13.2.3 施工荷载q3 因施工时面积分布广,需要人员及机械设备不多,取q3=2.0KN/平方米(施工中要严格控制其荷载量)。 13.2.4 碗扣脚手架及分配梁荷载 分配梁荷载:q4=0.85KN/平方米。 13.2.5 混凝土振捣荷载 水平模板的混凝土振捣荷载,取q5=2 KN/平方米。 13.2.6 碗扣脚手架 按支架搭设高度≤8米计算:q6=1.5KN/平方米。 13.3 碗扣立杆受力计算 13.3.1 跨中腹板 混凝土自重荷载(按超载5%计算):0.589x26/0.4x1.05=40.199KN/平方米 最大分布荷载: q=(q1-2+q2-1+q2-3+q4+q6)x1.2+(q3+q5)x1.4 =(40.199+1.2+4.0+0.85+1.5)x1.2+(2+2)x1.4=62.90KN/平方米 碗扣立杆分布60cmx90cm,横杆层距(即立杆步距)60cm,则 单根立杆受力为:N=0.6x0.9x62.90=33.97KN<[N]=40KN
一、概况 本标段**路立交主线和A、B匝道跨越浦东运河,跨度20.84m。浦东运河为七级航道,是通向浦东北部高桥镇和高东镇的重要水路,为确保水上施工及航道安全,特单独编制本施组以指导施工,本施组包括水上围堰和钻孔灌注桩施工两部分,承台、立柱和盖梁施工按照已编制的**路立交承台、立柱和盖梁施工组织设计执行,上部结构吊装和桥面系施工施组并入**路立交一并编制。
由于该桥上跨省道,箱梁施工时要维护省道的正常交通,安全防护是个重点。为加快施工进度,确保工程质量,我部拟在进行箱梁支架搭设,由于支架箱梁施工周期长,所以箱梁施工过程中,确保交通流畅安全,采取将原有S338进行改道到3号台南侧,确保原有交通安全成为重中之重。
XX高速XX互通立交匝AK0+572桥第八联为4×20m的4跨连续现浇箱梁,起止桩号为20#~宜宾岸桥台,对应里程为:Ak0+900~ Ak0+900。箱梁截面为单箱双室,粱高1.4m,桥面宽为10.5m。本联连续梁第2孔(22#~23#墩)上跨山坡,坡度为1:1,高差为8m,23#墩柱位于山坡上,距坡脚5m。 现浇箱梁砼标号为C40。桥面铺装均采用8cmC40现浇砼加10cm沥青混凝土。 )总体施工方案 为了减少对既有山坡破坏,同时保证施工过程中安全,拟采用以下支架方案进行施工:在坡脚用碗口式脚手架搭设支墩;在山坡上修筑地横梁;用I56a工字钢作主梁在支墩与横梁搭设门洞,其计算跨径为8m。 (二)具体施工工艺 1、施工工艺流程 平整场地 硬化地基 搭设支墩及修筑地横梁 安设纵向分配梁 安设横向支撑粱 安装纵向主梁 安装横向主梁 搭设脚手架 2、施工工艺 (1)支墩搭设 支墩采用碗口式脚手架搭设,搭设参数为:底板范围立杆纵横方向均为0.3m;翼缘板范围立杆横向间距为0.6m,纵向间距为0.3m;横杆步距均为0.6;剪刀撑横向为隔一排搭设一道,纵向搭设不少于5道。由于支墩与线路方向不垂直,短边脚手架至少搭设5排。 脚手架搭设在30cm厚C15混凝土底座上。混凝土底座长12m,宽1.5m,厚30cm。 支墩顶托安装完成后,在顶托上纵向安置2m长的10×15cm方木作分配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