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主要技术标准 1.道路等级:二级公路; 2.设计行车速度:80 km/h; 3.设计荷载:公路-Ⅱ级; 4.桥面宽度: 0.5m(护栏)+14.5m(机动车道)+0.5m(护栏)=15.5m; 5.桥面铺装:10cm沥青混凝土; 6.桥面横坡:双向2%; 7.桥跨布置:10+16+10m; 8.地震动加速度峰值为0.10g。
本套图纸包含45度斜交空心板,标准横断面图、空心板一般构造图、斜交空心板中板钢筋构造图、斜交空心板边板钢筋构造图、空心板底层辅助钢筋构造图、桥面钝角附加钢筋图及铰接构造图。 说明: 1、本图为斜空心板桥面铺装与铰缝构造图,图中尺寸除钢筋直径以毫米计外,其余均以厘米计。 2、本加强筋绑扎与桥面铺装钢筋网之下。 3、浇筑桥面铺装混凝土前必须对预制板顶进行拉毛处理,并冲刷干净,以利有效结合。 4、铰缝钢筋N2、N3先绑扎好后放入铰缝内,并与预制板伸出的钢筋绑扎在一起。 5、在现浇桥面混凝土铺装层上设防水层,防水层采用涂3遍FYT-1防水剂或涂4遍HUT-1防水剂,或采用经交通部工程检测中心检测合格的其它防水剂;桥面铺装C30混凝土中掺聚丙烯纤维,掺量为0.9kg/m。 6、CRB550冷轧带肋钢筋焊接网钢筋公称直径为10毫米,间距10×10厘米,钢筋焊接网数量已计入10%的搭接长度;钢筋焊接网施工及验收必需满足《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114-2003 J 276-2003)的有关要求。 7、N1钢筋与钢筋焊接网焊接,单面焊缝长不少于20厘米,伸入防撞护栏内长度为25厘米。 8、冷轧带肋钢筋的连接严禁采用焊接接头。
工程重难点:空心墩采用分节段流水作业,多次立模浇筑,导致墩身外观、垂直度、尺寸等控制难度大;墩高最高达到50m,属高空作业,且当地高空风速较高,材料的垂直运输、人员作业平台、上下通道等安全风险高。施工工期紧、任务重。 …… 共计55页,编制于2015年
1.道路等级:二级公路; 2.设计行车速度:80 km/h; 3.设计荷载:公路-Ⅱ级; 4.桥面宽度: 0.5m(护栏)+14.5m(机动车道)+0.5m(护栏)=15.5m; 5.桥面铺装:10cm沥青混凝土; 6.桥面横坡:双向2%; 7.桥跨布置:8+10+8m; 8.地震动加速度峰值为0.10g。
本资料为“时速250km客货共线铁道直曲线矩形空心桥台设计图”,格式为PDF格式,请谨慎下载。设计于2010年。
适用条件:
1.设计速度:本图适用于有砟轨道时速250km客运专线,并兼顾有砟轨道200km客货共线铁路。
2.线路情况:双线,直、曲线,最小半径R=4000m,线间距4.6、5.0m。
3.适用环境:一般大气条件下无防护措施的底面结构,环境类别为碳化环境T1、T2级。
4.正常使用条件下,设计使用年限100年。
5.适用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2g。
6.台后填土高度为5~9米,台身入土深0~3米。
骨架焊接采用双面焊,焊接斜筋呈45度角。 适用于跨径13m空心板桥台盖梁钢筋构造图,斜度为0、5、10、20、25、30、40 适用于跨径13m空心板桥墩盖梁钢筋构造图,斜度为0、5、10、20、25、30、40 适用于跨径16m空心板桥台盖梁钢筋构造图,斜度为0、5、10、20、25、30、35、40、45 适用于跨径16m空心板桥墩盖梁钢筋构造图,斜度为0、5、10、15、25、30、35、40、45 …… 共计32张
1.道路等级:二级公路; 2.设计行车速度:80 km/h; 3.设计荷载:公路-Ⅱ级; 4.桥面宽度: 0.5m(护栏)+14.5m(机动车道)+0.5m(护栏)=15.5m; 5.桥面铺装:10cm沥青混凝土; 6.桥面横坡:双向2%; 7.桥跨布置:8+10+8m; 8.地震动加速度峰值为0.10g。
2、设计荷载:城-A级,人群荷载3.5kN/m 7、本桥上部采用27.6m预应力或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桥面连续,下部桥墩采用柱式桥墩,钻孔灌注桩基础;桥台采用重力式L台扩大基础。 8、新桥与旧桥之间结构层断开,预留2cm宽的纵缝,桥面连续。 9、本桥在0号桥台、3号墩、6号桥台处分别设置一道SSFB-D80型的伸缩缝。 10、设计洪水频率:1/100。 11、地质情况:河床断面覆盖1.5-4.2m厚的卵石层,8-11.3厚的强风化花岗岩层,以下是微风化花岗岩层;地基容许承载力为400kpa。
(一) 设计标准 1、设计荷载:汽车荷载:城-A,人群4.0kPa。 2、设计地震基本烈度Ⅶ度,设置抗震措施。 3、桥面纵坡:0.3%,竖(凸)曲线半径R15000m。 4、桥梁横披:车行道2.0%,人行道2.0%(盖梁调整)。 5、通航标准:无通航要求。 6、防洪标高:20.1米。 7、横断布置: 0.25米(栏杆)+6.5米(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4.0米(机非分隔带,植绿化)+16.0米(机动车道)+7.0米(中央分隔带,植绿化)+16.0米(机动车道)+4.0米(机非分隔带,植绿化)+6.5米(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0.25米(栏杆)=60.5米。
250km单线挡碴墙钢筋图 250KM单线矩形空心桥台锥体护坡大样图 250km单线桥台构造大样图 250km单线桥台内栏杆布置图 250km单线桥台设计说明 250km单线桥台身钢筋图 250km单线桥台台内检查梯 250km单线桥台泄水管图 250km单线台帽钢筋 250km电缆槽及盖板构造图 250km防移梁措施 250km检查台阶 250km综合接地构造图
二、主要技术标准 1.道路等级:二级公路; 2.设计行车速度:80 km/h; 3.设计荷载:公路-Ⅱ级; 4.桥面宽度: 0.5m(护栏)+14.5m(机动车道)+0.5m(护栏)=15.5m; 5.桥面铺装:10cm沥青混凝土; 6.桥面横坡:双向2%; 7.桥跨布置:10+16+10m; 8.地震动加速度峰值为0.10g。
XX大桥为丹东~拉萨国道主干线老爷庙~呼和浩特高速公路呼和浩特~集宁段最长的桥,该桥12孔20米,中心桩号K417+200,桥梁总长240米,上部结构采用20米后张法预应力空心箱梁,墙式护栏;下部结构采用柱式墩,墩基础为钻孔灌注桩基础,肋式台,台基础为扩大基础。
(一) 设计标准 1、设计荷载:汽车荷载:城-A,人群4.0kPa。 2、设计地震基本烈度Ⅶ度,设置抗震措施。 3、桥面纵坡:0.3%,竖(凸)曲线半径R15000m。 4、桥梁横披:车行道2.0%,人行道2.0%(盖梁调整)。 5、通航标准:无通航要求。 6、防洪标高:20.1米。 7、横断布置: 0.25米(栏杆)+6.5米(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4.0米(机非分隔带,植绿化)+16.0米(机动车道)+7.0米(中央分隔带,植绿化)+16.0米(机动车道)+4.0米(机非分隔带,植绿化)+6.5米(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0.25米(栏杆)=60.5米。
技术指标 1.设计荷载:汽车-20级,挂车-100. 2.路基宽度12m 设计要点 1.本图采用公路预应力混凝土斜交简支梁(板)桥计算程序进行内力计算和配筋设计。 2.本图采用简支板背墙桥面连续结构。 3.运营状态下主梁应力按预制板,铰缝及整体化现浇混凝土共同受力进行计算.
二、主要技术标准 1.道路等级:二级公路; 2.设计行车速度:80 km/h; 3.设计荷载:公路-Ⅱ级; 4.桥面宽度: 0.5m(护栏)+14.5m(机动车道)+0.5m(护栏)=15.5m; 5.桥面铺装:10cm沥青混凝土; 6.桥面横坡:双向2%; 7.桥跨布置:10+16+10m; 8.地震动加速度峰值为0.10g。
2.设计荷载:公路-III级。 3.桥头搭板长5m。 4.本桥上部采用20m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空心板简支梁,下部采用桩基接盖梁。 5.本桥在0,1号桥台处各设置一道D40型暗埋式伸缩缝。 6.设计洪水频率:1/50。
2、设计荷载:城-A级,人群荷载3.5kN/m 7、本桥上部采用27.6m预应力或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桥面连续,下部桥墩采用柱式桥墩,钻孔灌注桩基础;桥台采用重力式L台扩大基础。 8、新桥与旧桥之间结构层断开,预留2cm宽的纵缝,桥面连续。 9、本桥在0号桥台、3号墩、6号桥台处分别设置一道SSFB-D80型的伸缩缝。 10、设计洪水频率:1/100。 11、地质情况:河床断面覆盖1.5-4.2m厚的卵石层,8-11.3厚的强风化花岗岩层,以下是微风化花岗岩层;地基容许承载力为400kpa。
2.该桥采用轻型桥台,系利用上部构造及下部支撑梁作为支撑,形成四铰刚构系统,并靠两桥台背后的土压力使之稳定。 3.桥台、桥墩基础底面土壤要求承载力不小于160KPa。 4.空心板梁安装完成前,台后填土最多只能填至桥台高度的1/2处。
技术指标 1.设计荷载:汽车-20级,挂车-100. 2.路基宽度12m 设计要点 1.本图采用公路预应力混凝土斜交简支梁(板)桥计算程序进行内力计算和配筋设计。 2.本图采用简支板背墙桥面连续结构。 3.运营状态下主梁应力按预制板,铰缝及整体化现浇混凝土共同受力进行计算.
XX大桥为丹东~拉萨国道主干线老爷庙~呼和浩特高速公路呼和浩特~集宁段最长的桥,该桥12孔20米,中心桩号K417+200,桥梁总长240米,上部结构采用20米后张法预应力空心箱梁,墙式护栏;下部结构采用柱式墩,墩基础为钻孔灌注桩基础,肋式台,台基础为扩大基础。 (1) 箱梁预制 箱梁预制在XX大桥箱梁预制场预制。空心箱梁外模采用定型钢模板,内模采用塑料布套标准木模方法,保证箱梁肋板和顶板的宽度和厚度。砼振捣采用附着式振捣和插入式振捣相结合的方法,保证砼质量。 预应力张拉: 张拉均采用双向张拉工艺,保证钢绞线的受力均匀和摩阻损失的均匀,张拉顺序按照设计要求,保证结构在预应力施加过程中的均匀受力,张拉的初始应力一般取控制应力的10%,测量千斤顶的出镐量,然后拉至20%,测量出镐量,最后拉至超张拉阶段,达到103%δK,持荷5分钟后回锚,再测量出镐量,两次相减计算出钢绞线的实测伸长值,实际伸长值等于实测伸长值和初应力时的推算伸长值之和,推算伸长值可采用相邻级的伸长度。实测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之差为±6%。 孔道压浆: 压浆用水泥采用42.5水泥,制浆机应使用强制式,并且具备一次过滤,二次搅拌的功能,净浆的稠度是质量控制的关键,为保证浆的强度,水灰比要小,控制在0.33-0.40之间。采用调节减水剂的方法来调整浆的稠度,一般控制在14-18S,压浆的最大压力控制在0.5-0.7Mpa,并有一定的稳压时间,压浆应达到另一端饱满出浓浆,所有排气孔亦排出稠度与原浆相同的浆为止。 (2) 其它构造砼浇筑 在防止砼外观水泡、气泡大面积出现时,砼拌合掺用减水剂,浇筑采用吊斗加粗帆布串筒施工工艺,有效防止砼浇筑的离析现象,振捣采用交频插入式振捣棒振捣。
设计原则 1、计算方法及采用依据 本图洞门类型与尺寸系根据地形、地质条件,按照《隧规》要求进行结构强度与稳定性计算,并结合工程类比和施工条件等因素综合分析确定。另外,斜切式洞门考虑了缓解高速列车进入隧道的空气动力学效应的作用。 (1)墙式洞门端墙均视为挡土墙进行设计,端墙和挡墙采用沿竖向或水平向取窄条的方法计算,作用于墙背的主动土压力按库仑理论计算,土压力方向水平,不计墙前被动土压力,洞门结构的土压力计算按《隧规》规定以及《铁路工程设计技术手册隧道》相关公式办理;并结合工程类比确定端墙的厚度,同时还应满足最小结构厚度值,设计中考虑了端墙与挡墙的共同作用。 斜切式洞门按明洞衬砌结构进行设计,用荷载-结构模型进行结构分析,并按《隧规》要求以破损阶段理论为基础进行结构计算,结合工程类比与施工条件等因素,综合分析确定。
2.荷载等级:公路-Ⅱ级。 3.本桥上部结构采用3×16m预应力简支空心板,桥面连续,下部采用桩柱式桥墩、桥台。 4.桥面横坡采用墩台帽横坡调整。 5.本桥采用圆板式橡胶支座。 6。桥台采用D60毛勒伸缩缝。 7.挡块与空心板之间放置垫木。
2.设计荷载:公路-III级。 3.桥头搭板长5m。 4.本桥上部采用20m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空心板简支梁,下部采用桩基接盖梁。 5.本桥在0,1号桥台处各设置一道D40型暗埋式伸缩缝。 6.设计洪水频率:1/50。
XX大桥为丹东~拉萨国道主干线老爷庙~呼和浩特高速公路呼和浩特~集宁段最长的桥,该桥12孔20米,中心桩号K417+200,桥梁总长240米,上部结构采用20米后张法预应力空心箱梁,墙式护栏;下部结构采用柱式墩,墩基础为钻孔灌注桩基础,肋式台,台基础为扩大基础。
(一) 设计标准 1、设计荷载:汽车荷载:城-A,人群4.0kPa。 2、设计地震基本烈度Ⅶ度,设置抗震措施。 3、桥面纵坡:0.3%,竖(凸)曲线半径R15000m。 4、桥梁横披:车行道2.0%,人行道2.0%(盖梁调整)。 5、通航标准:无通航要求。 6、防洪标高:20.1米。 7、横断布置: 0.25米(栏杆)+6.5米(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4.0米(机非分隔带,植绿化)+16.0米(机动车道)+7.0米(中央分隔带,植绿化)+16.0米(机动车道)+4.0米(机非分隔带,植绿化)+6.5米(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0.25米(栏杆)=60.5米。
2.本桥上部采用1×10米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下部桥台采用双柱式桥台,桩基础。 3.设计荷载公路Ⅱ级,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g。 4.桥面横坡1.5%由桥面铺装厚度100~153mm形成,桥面铺装采用C40W6混凝土。 5.本桥在桥台位置处各设一道GQF-C20伸缩缝,桥台处支座采用GYZ175×42mm板式橡胶支座,共计24块。 6.本桥在桥下及上下游各15米范围内对渠道边坡及渠底进行护砌,采用400mmM7.5浆砌片石+300mm砂砾垫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