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纸简介:该图纸是龙潭古隧道设计图纸。图纸的主要内容包括、测点布置图、断面布置图、盖板配筋图、进口正面布置图、内水沟详图、施工缝构造图、污水处理池平面大样图、正面布置示意图等图纸的主要信息,欢迎下载和指导学习。...
内容简介 3.3 隧道结构设计 3.3.1 洞口设计 根据本隧道的特点,并结合路基及进出口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水文条件,在充分考虑隧道进出口综合排水的情况下,尽量减少明洞的开挖并考虑施工开挖边仰坡的稳定性、本着“早进晚出”的原则,确定隧道进出口位置、明洞型式,洞门型式的选择力求结构简洁,并与洞口的地形、地貌协调一致,进出口洞门均采用削竹式洞门,右线进口桩号为YK20+650,出口桩号为YK24+345,左线进口桩号为ZK24+315,出口桩号为ZK20+645。 洞口施工中应尽量减少扰动周围岩体,尽早做好洞口边坡、仰坡的防护及隧道洞门,确保洞口安全。明洞开挖后的边仰坡面锚杆、喷射混凝土、钢筋网防护,明洞回填坡面应植草,恢复自然地貌。 3.3.2 洞身结构设计 3.3.2.1 洞口段 根据隧道洞口段的地质情况,洞身结构按新奥法原理进行设计,采用洞口加强衬砌,初期支护为锚杆、喷射混凝土、钢筋网及钢拱架,二次衬砌及仰拱采用模注混凝土,以确保洞口段安全稳定。Ⅱ类围岩段设计为S2-1、S2-4型复合式衬砌,并采用40米超前管棚预支护。
内容简介 本文包括洞身横断面、洞口路基横面图、防排水、监控、钢架避车洞、明洞、隧道洞口、平纵面等大量图纸。
隧道施工长度为:左洞802米(ZK34+315~ZK35+117);右洞788米( YK34+322~YK35+110),隧道按双向四车道设计,隧道左右测量线一般相距17~25m。隧道按新奥法施工,以系统锚杆、喷砼、钢筋网、工字钢架、格栅钢架组成初期支护与二次模筑砼相结合的复合式衬砌型式。图纸内容齐全,可供网友参考。
内容简介 隧道按二级公路标准设计,采用的主要技术标准如下: 公路等级:二级公路双向两车道标准; 设计行车速度:40km/h; 隧道建筑限界:0.75+0.25+2×3. 5+0.25+0.75=9.00m,隧道净高:5.0m 隧道地处北纬25°37′~ 24°45′、东经110°31′~110°36′之间,xx乡xx村与xx镇xx村之间。隧道下穿倒江岭,该岭从属于越城岭山脉,其主峰猫儿山海拔2141.5米,是华南第一高峰,是xx的发源地。隧道走向大致呈北西向,进口位于山岭西北侧山坡、南林河村东南侧约1km,出口位于山岭东南侧山坡上、大竹头村西北侧约300m。净空为(宽×高)9.00×5.0m;中心桩号K5+552.5,起讫桩号K4+280~K6+825,总长2545m。设计时速40km/h,采用灯光照明,机械通风。属长隧道。 包括隧道土建所涉及到的所有图纸;隧道机电所涉及到的所有图纸,如通风、照明、消防、供电、变电所。
本资料为:某二层古建筑装修改造CAD设计图纸,内容包括:多功能厅吊顶平面图,一至二层改造平面图,贵宾室吊顶平面图等内容,内容详实,可供参考。
资料目录 1、双线隧道建筑限界及衬砌内轮廓 2、双线隧道Ⅱ~Ⅴ级围岩复合式衬砌断面及配筋图 3、双线隧道Ⅳ、Ⅴ级围岩型钢、格栅钢架设计图 4、双线隧道防水层设计图 5、双线隧道超前支护及临时支护设计图 6、轨下断面设计图 7、施工工法设计图
位置:湖北,设计时间:2007年,隧道的长度:560米,隧道所在的位置:山岭隧道,隧道埋置的深度:浅埋隧道,隧道的用途分类:交通隧道,围岩分类:Ⅳ:极硬岩
资料目录 隧道说明9 隧道一览表 隧道工程数量表2 隧道平面设计图 隧道纵断面设计图 隧道洞门图3 隧道标准横断面布置图2 明洞衬砌(SM)结构图 Ⅱ级围岩衬砌(S3)结构图 Ⅲ级围岩衬砌(S3)结构图 Ⅳ级围岩衬砌(S4)结构图 Ⅱ、Ⅲ级围岩施工方案设计图 Ⅳ级围岩施工方案设计图 明洞衬砌(SM)配筋图2 Ⅳ级围岩衬砌(S4)配筋图2 Ⅳ级围岩(S4)钢拱架设计图2 管棚进洞设计图2 超前小导管支护设计图2 隧道沟槽横断面配置图3 隧道路基排水工程配置图 路基中央φ30排水沟构造图 路基横向φ15排水沟构造图 路基中央暗井构造图 隧道衬背排防水层构造 照明配电预埋管布置图 消防洞室设计图 消防标志灯箱配线预埋管图 水沟盖板设计图 隧道路面构造图 隧道路面板块布置图 施工缝、变形缝构造图 锚杆及钢架分布示意图 隧道洞内装饰设计图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方案图
隧道采用全射流纵向式通风。 隧道射流风机选用直径1000mm,单机功率22KW的双向风机。 射流风机风流的主导方向通常为隧道的行车上坡方向。但在实际运营中,射流风机风流方向应与交通量大的行车方向相同。
隧道为双向行驶的单洞公路隧道,长度790m,为中长隧道,隧道出口段在平曲线内,路面宽度5.0m,高3.5m。隧道轴线地面标高与设计路面标高最大高差250.0m。隧道衬砌内轮廓按建筑限界净宽8.5m,净高4.5m 拟定, 拱半径R=4.6m,隧道净宽9.2m,净高6.1m,内净空面积46.57m2。隧道进口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压影响,设计采用偏压明洞衬砌。进口采用端墙式,出口段采用削竹式式洞门。
设计行车速度:30Km/h;隧道建筑限界净宽:8.50m;行车道宽度:2×3.2 5m;限界净高:4.5m;设计荷载:公路-Ⅱ级;公路隧道交通工程等级:D级;照明洞外亮度:2500cd/m2。
中间段平均亮度≥1.5cd/m2。路面亮度总均匀度U0≥0.3;路面中线亮度纵向均匀度U1≥0.5。
工程地质:隧道洞身最大埋深约250m,隧道位置属切割强烈的高、中山地形,坡陡谷深,山坡坡度一般在50°以上。山脊走向北5~15°东,与构造迹线大角度相交,脊顶高程约920~1100m,隧道进口斜坡坡向215°左右,隧道出口斜坡坡向5°左右,隧道位于陡斜坡中部,走向与山脊走向大致呈50°斜交。在隧道出口下为水沟,切割深度5~18m左右。区内地形总体北东高南西低,隧道轴线段最高高程927.90m左右,最低点高程659.48m左右,总体高差达268.42m,进口段段地形较陡,总体坡角约30~45°,出口段地形坡度相对较陡,坡角约33~55°。
……
共计61张,设计于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