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刚架拱桥是在双曲拱桥、桁架拱桥和斜腿刚架拱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主拱腿、实腹段、腹孔弦杆、斜撑和横系梁等构件拼组而成裸肋,然后在其上安装带有加劲肋的微弯板和悬臂板,并通过现浇混凝土桥面与裸肋结成整体组合结构。该桥型具有自重轻、材料省、整体性能好、外形美观、装配化程度高等优点。
该图纸为某16米跨钢筋混凝土拱桥结构施工图,图纸包括:桥型布置图,拱圈钢筋布置图,拱铰构造钢筋布置图,桥台构造图,桥台桩配筋构造图,墩台基础钢筋布置图,台后防滑块钢筋布置图,石栏板设计图,桥梁装饰材料图等。
桥面铺装:30#防水砼;拱片、微弯板、悬臂板、横系梁:30号预制混凝土;填平层:30号现浇混凝土;拱片接头:40号现浇混凝土;桥台基础:20#片石砼;台身:20#片石砼;拱座:40#砼;台帽:40#砼;支座:采用250×350×42mm板式橡胶支座。钢筋:Ⅰ级、Ⅱ级;伸缩缝:TST伸缩缝。
图纸内容包括钢筋混凝土板结构,钢筋混凝土板结构,拱肋加固图,混凝土路面搭板构造图,加固断面图,加固方案图,栏杆系,微弯板加固配筋图,总体布置图。
资料目录 设计说明及材料汇总表 桥型布置图 刚架拱桥横向布置图 拱片、横系梁一般构造图 拱片钢筋布置图(一) 拱片钢筋布置图(二) 拱片钢筋布置图(三) 拱片接头及横系梁构造图(一) 拱片接头及横系梁构造图(二) 桥面钢筋布置图(一) 桥面钢筋布置图(二) 微弯板标准块件构造图 微弯板端部块件构造图 悬臂板块件构造图(一) 悬臂板块件构造图(二) 桥台一般构造图 拱座配筋图 桥台台帽钢筋构造图 桥面TST伸缩缝构造图
本桥采用二次抛物线刚架拱;重力式桥台;钻孔桩基础。 设计活载:公路Ⅱ级 二、技术指标 1、桥面净空:净-7.5+2×0.50m 2、设计荷载:公路Ⅱ级 3、桥面纵坡:0%;桥面横坡:1.5%(双向) 4、地震烈度:7度 三、桥型结构 本桥的桥型上部采用1-40m 的现浇钢筋砼肋腋板刚架拱,矢跨比为1/8;下部结构采用U 型桥台;基础为挖孔灌注桩基础。桥梁全长51.86m。 本刚架拱桥实腹段底部为二次抛物线,其方程为:y=4fx(l-x)/l ;f=5.0m,l=40.0m。其余均为直构件,桥面结构采用四向支撑的肋腋板,肋腋板顶部设厚度不小于8cm(含2cm 沥青面层)的桥面铺装层。 共有全套图纸25张,具体内容见稿件内部
资料目录 1 说明 S-01 4 1~4 2 总预算表 S-02 1 1 3 工程数量表 S-03 1 1 4 纵断面设计图 S-04 1 1 5 桥型布置图 S-05 2 1~2 6 拱圈坐标表 S-06 1 1 7 拱圈钢筋构造图 S-07 1 1 8 拱腹一般挡墙构造图 S-08 1 1 9 拱腹挡墙钢筋构造图 S-09 1 1 10 承台一般构造图 S-10 1 1 11 承台钢筋构造图 S-11 1 1 12 栏杆结构图 S-12 2 1~2 13 基桩钢筋构造图 S-13 1 1
二、主要技术标准 1. 设计荷载:汽车—超20级、挂车—120。 2. 桥面宽度:2×(净10+2×0.5米防撞护墙)。 3. 地震设防烈度:8度。 四、设计要点 10. 本桥上行线均是主拱净跨为130米的钢筋混凝土箱形拱桥,主拱圈为正拱斜置,两起拱线高差为3.9米,拱上立柱间及引孔为平均跨径为13米的钢筋混凝土空心板。分别在各桥台处及5#、6# 墩处设CD-60型伸缩缝,其余各墩顶设桥面连续,主拱圈内力计算按最后形成的主拱圈全截面一次计算,温度变化按拱圈合拢温度升20℃降22℃(包括砼收缩)计算。主拱圈根据吊装施工和构造上的要求配筋。一幅主拱圈由6片拱箱组成。 11. 拱轴系数为:1.9,矢跨比为1/5,拱顶预拱度0.20m ,其他位置抬高值按降半级拱轴系数法进行分配。 1. 本桥平面位于R=225m,LS=100m,LY=107.43M的直线及缓和曲线和圆曲线上,平面园曲线超高横坡为8%,园曲线加宽1.6M。 2. 本桥纵面位于R=10000m的凹曲线及坡度为-3%的下坡道内。 3. 桥台台口线及桥墩轴线均按垂直于路中心线布置,采用变化各片预制板长及调整边板悬臂长度满足平曲线要求,由预制板端设置梁靴调整路线纵横坡需要。由调整各片板相对高差满足桥面横坡要求。 4. 上、下行线桥两侧均设防撞护墙,靠路中心线侧设置长度为桥跨长度,墙顶不设置钢管,外侧设置长度采用为全桥长,墙顶设置钢管。 5. 桥面现浇层钢筋布置采用?8钢筋网间距为15x15cm。 6. 桥墩均采用实心等截面和变截面墩,部分桥墩基础支承于主拱台及其后座上,其余采用桩基础。 7. 桥台采用重力式U型桥台,扩大基础。 8. 主拱台采用群桩基础,承台后设后座以抵抗水平推力。 9. 本桥设计图中所提供的各点坐标均是以ZH点(K447+452.59)为原点,该点切线沿路线方向为X轴正方向,指向弯道内幅的法向为Y轴正方向计算的。 共有图纸86张,具体目录见稿件内部
(一)桥涵设计标准 1、技术标准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11-97); (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021-89); (3)《公路砖石及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022-85); (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J023-85); (5)《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 (6)《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 2、桥涵设计荷载:汽车-20级,挂车-100,人群-3.0KN/M2 3、桥涵设计洪水频率:大桥1/100,涵洞1/50。 4、桥面宽度:桥面全宽12m 1.0m(人行道)+10.0m(行车道)+1.0m(人行道)。 5、桥面铺装:采用4厘米沥混凝土+20厘米水泥碎石稳定层。 6、桥面排水:桥面设2.0%的横向排水坡度。 7、抗震措施:本路段地震烈度小于六度,按照《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规定桥梁可以不设防。 (二)初步设计批复意见执行情况 通过定测调查,既有公路涵洞荷载等级不明,建筑材料都为块石干砌而成,年久失修,使用情况较差;且大多数孔径较小,不能满足二级公路排洪要求,无法予以利用。故本次施工图设计全部按拆除旧涵重新修建新涵洞设计。 (三)沿线桥涵分布情况 本路段全长3.950Km,新建某大桥1座,主跨为1-55m等截面悬链线空腹式钢筋混凝土拱桥,桥梁全长71.368m。 本段新建涵洞10座,共计176.8延长米。除K2+171处为1-2.5m钢筋混凝土盖板涵外,其余均为钢筋混凝土圆管涵。 (四)某大桥设计说明 本路段新建某大桥1座,以跨越田家河,该桥中心里程为K3+696,设计范围为K3+660.316~K3+731.684,设计范围全长71.368米。 田家河为漓江一级支流,由金宝河、遇龙河在高田乡穿岩村东侧的工农桥汇合而成,至城关乡的田家河村东侧书童山脚汇入漓江。流域全长49.6公里,流域面积334.7平方公里,经计算,桥位处百年一遇水位,为123.20m,流量为1323.5m3/s,为不通航河流。桥位处河道顺直,河床宽45~55米,水深1~3米,两岸为冲、洪积形成的平坝,地形平坦、开阔,多辟为水田,河床与右岸有基岩零星裸露,大部被土层覆盖。桥址范围内地质构造简单,岩层单斜,工程地质条件较好,桥址范围内无不良地质现象。 本桥主跨采用1-55m,矢跨比f/L=1/8的等截面悬链线空腹式钢筋混凝土拱桥,拱轴系数为2.24,主拱拱圈厚0.9米,宽10.5米;腹拱拱圈为等截面圆弧拱。采用主拱圈和腹拱拱圈平置(即拱脚起拱线在同一水平标高上)。主拱圈以拱顶填料厚度最小38厘米控制,腹拱拱圈以端腹拱拱顶填料厚度最小38厘米控制,桥面采用4厘米沥混凝土,下设20厘米水泥碎石稳定层。桥面在两端腹拱处设2道锌铁皮伸缩缝,侧墙、填料、桥面铺装在该处断开,内用沥青砂、沥青麻絮填塞。人行道采用钢筋混凝土悬臂挑梁人行道,栏杆及人行道板以2.0米为一个设计单元,采用预制安装。鉴于业主对本桥的美观性要求较高,本桥栏杆根据甲方要求采用雕花大理石栏杆,施工时该栏杆的造型与细部尺寸应进一步与甲方协商,本次设计仅提供长度,其长度按双侧144.0米计。人行道板及栏杆、缘石均应在端腹拱处对应设置变形缝。 本桥桥台采用重力式U型桥台,明挖基础,台身采用M10浆砌30号块石材料,基础采用C15片石混凝土,拱座采用C30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