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主要针对当前交通拥堵状况,总结国内外交通拥堵的特征和发展演变,在基础上展开研究,从城市空间、技术等角度提出封闭型小区交通开放。主要利用交通延误、时间、交通量、路网等指标,并在BRP模型基础上进行改进,将Brass理论应用到实际工程案例中。
设计原则和主要内容
交通安全设施是沿线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较为完善的安全设施不仅能确保公路的安全畅通,还能起到美化交通环境,改善驾驶员心理状态等积极作用。
全线安全设施原则按一次设计、一次建成的原则进行设计。全线以完全不熟悉该路的外地司机为对象,布设较完整的安全设施,以求使车辆安全、顺畅、便捷地到达目的地,尽可能地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生事故,力求最大限度地保护人员和车辆,避免诱发二次事故。
交通安全设施是标志、标线、护栏等均是直接出现在司机的视野中,这些设施的好坏不仅直接关系到交通的安全畅通,而且对整条公路的总体形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项目为不封闭、开放式一级公路,混合交通的纵向、横向干扰严重,设计针对本项目的特点进行设计,主要针对道路现状做出基本完善的安全设施,设计内容包括:道路交通标志、道路交通标线、中央分隔带护栏、路侧护栏、视线诱导设施(轮廓标)、防眩设施等。
316国道XX工程设计车速为80Km/h,交通标志版面采用一级反光膜,版面内容采用中英文对照,指路标志汉字高度采用45-55厘米;车道边缘线和车道分界线采用热熔型2号标线;两侧土路肩填方路段除平交开口及桥梁段外均设置波形护栏,高填方路段进行加密。另外设置了里程牌、百米桩、公路界碑,轮廓标、防眩板,减速板等设施。
市政大道地下人防工程位于大道与车站大道交叉处,工程总长度700米、宽度44-157米,总建筑面积为43766.98平方米。本工程以车站大道为界,分为东西两个区,中间车站大道部分为城市轨道交通预留空间,西区为地下一层结构建筑,东区为地下二层结构建筑;五跨式布局,框架结构,采用钻孔桩基础,本工程平时使用功能为地下商业街,兼顾人防工程。工程设20个直通地面的人员出入口,两个下沉式广场和两个汽车坡道出入口。本工程分为东、西区穿插施工按以下主工序按排:施工围挡—树木及地下管线迁移—桩基—基坑支护—土方—基础—主体—市政路面—安装—装饰—附属—景观。 交通组织:施工期间需要交通部门及城管有关部门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缓解交通压力,并实现人车分流,设置应急救援通道,保障行人与车辆交通安全。本工程施工期间满足南北方向商业经营、确保施工区域行人及非机动车的通行条件,充分利用两侧现有人行道路幅空间,修建临时疏解路面必要时作为应急车道。组织区域出入交通条件,方便区域交通与交通疏解道路的衔接。满足交通安全需要,合理增设交通标志,标线及交通安全设施。 附图表:运土管理组织机构、交通管制道路示意图、交通组织图……共计27页,编制于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