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传于:2020-05-07 14:39:33
0
5分

设计说明 1.1设计标准及依据 (1)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编制的《深汕特别合作区深汕大道北及深汕西六路工程-初步设计》鉴修文件; (2)《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3)《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 (4)《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T50065-2011); (5)《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 (6)《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373-2006); (7)《通信管道与通信工程验收规范》GB50374-2006; (8)《城市地下通信塑料管道工程设计规范》CECS165:2004; (9)《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 (10)《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2011); (11)《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2013); (12)《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15); (13)《城市地下通信塑料管道工程设计规范》CECS165:2004; (14)《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50688-2011) (15)《民用闭路监控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2011) (16)《LED道路交通诱导可变信息标志》(GA/T484-2010) (17)《机动车号牌图像自动识别技术规范》(GA/T 833-2009) (18)《汽车号牌视频自动识别系统》(JT/T 604-2011) (19)《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A/T 496-2009) (20)《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 (21)《公路通信技术要求及设备配备》(GB/T 7262-2009) (22)《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12) (23)《(深圳)道路交通管理设施设置技术标准(交通监控与信号灯)》 (24)《LED道路照明工程技术规范》(SJG22-2011); (25)《印发广东省推广使用LED照明产品实施方案的通知》(粤府函【2012】113号); (26)《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电力工程规划图》; (27)《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通信工程规划图》; (28)《深汕特别合作区总体规划(2011-2030) ——电力通信规划图》; (29)相应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1.2项目概况 起点接现状已建深汕大道,路线与深汕西七路相交后,往明热温泉延伸,路线大致呈东西走向,总长度约为2.160km。道路等级为城市主干路,红线宽40m,设计速度50km/h。 1.3电力工程 电力管线现状本工程为新建道路,全新设计电力管线。电力迁改部分由建设单位委托专业单位另行设计。 根据《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电力工程规划图》及《深汕特别合作区总体规划(2011-2030) ——电力通信规划图》,深汕大道北全线设置电缆沟,规格为1.2m×1.2m。根据规划布置原则,电缆沟布置在道路南侧人行道下,中心距人行道外边0.95m。在遇过路、桥涵时敷设玻璃钢管与电缆沟衔接。为满足道路两侧用户需求,每隔200m左右预留一组规格为FRP-4Φ150电力过路管,过路管末端设置接线井。管道埋深不小于0.7m,管材采用机制玻璃钢管(无碱),其机械物理性能参数应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在机动车道下的电力保护管采用砼包封保护。 电缆沟设计要求: 为防止沟内积水,电缆沟底部应做不小于0.5%的纵向排水坡度,并设集水坑(井)。在电缆沟最低点并以此为基点每隔一个雨水井或每隔50m左右设置一个集水井,通过排水管按不小于1%的坡度将集水排至就近的雨水井中,排水管采用塑料增强管uPVC-φ150,集水坑出口加格栅,避免杂物堵塞排水管。当电力电缆沟转角大于15度时,宜在转角处将电缆沟做成圆弧状,或在转角处再加一倒角,使转弯处角度都不大于5。 为了方便电力管线的检修,隐蔽式电力电缆沟在转角、端头及过路处设置7块检修活动盖板,直线段每隔15m设置7块检修活动盖板,盖板与人行道板相齐,以便检修和穿线。活动盖板表面图案应与人行道板装饰一致。盖板符合南方电网主管部门的要求,要求有排气措施避免可燃气体在电缆沟内聚集。 1.4照明工程 1.4.1设计标准 根据《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 45-2015)及深圳市标准《LED道路照明工程技术规范》(SJG22-2011), 深汕大道北按城市主干道照明标准设计。 (1)机动车道照明设计标准为: ①平均照度Eav≥20lx。 ②照度均匀度UE≥0.4。 ③照明功率密度值LPD≤0.70W/m2。 ④平均亮度Lav≥1.0cd/m2。 ⑤亮度总均匀度Uo≥0.4。 (2)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的平均照度Eav≥7.5lx。 1.4.2光源选择 根据《印发广东省推广使用LED照明产品实施方案的通知》(粤府函【2012】113号)文指示精神,本项目路灯选用节能型大功率LED路灯。 LED路灯具有良好的通用性、灯具光效高、光利用率高、显色指数(Ra)高、寿命长、节能环保显著、安全可靠性高、工作温度低、对电网无污染以及可与太阳能完美结合等特点。 1.4.3照明设计 (1)照明概况 深汕大道北道路标准横断面为5.0m(人行道及非机动车道)+2.0m(绿化带)+11m(机动车道)+4.0m(中央绿化带)+11m(机动车道)+2.0m(绿化带)+5.0m(人行道及非机动车道)。照明选用杆高10m高低杆路灯在道路两侧对称布置,布置间距30m左右,机动车道侧灯具功率选用200W,人行道侧灯具功率选用45W。 在道路相交较大路口,为加强路口照明,选用15m半高杆灯,配套3×250W灯具。 (2)LED灯具技术要求 光源选用知名品牌原装大功率LED,灯具发光效率不小于95lm/W,电源效率大于90%,自然功率因数COSΦ≥0.95,显色指数Ra≥65,色温不大于5000K,LED连续亮灯3000小时光衰不大于4%,有效寿命大于50000小时,防护等级达到IP65,电气绝缘等级为CLASS1,每个灯具设有单独保护装置。 (3)电缆选择及敷设方式 高压侧电源电缆选用YJV22-8.7/15kV 3×240mm2沿新建电力管沟敷设,10kV高压电缆规格以供电部门意见为准。低压侧照明电缆选用VV-1kV 4×25mm2+1×16 mm2穿PVCΦ70埋地敷设,遇过路、桥涵时电缆保护管改用热镀锌钢管SC80敷设。在绿化带内预埋管应避开植树线位,敷设深度不小于0.7m。为防止照明电缆被盗,每档照明管线至少有3处(两端及中间部位)采用混凝土包封电缆。 路灯上引线采用铜芯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软线RVV-0.5kV 3×2.5 mm2,每套灯具采用一根上引线。 (4)电源及供配电系统 道路照明用电负荷等级设计为三级负荷。路灯照明采用专用箱式变电站供电,高压侧采用10kV电压环网供电方式,开环运行。高压环网柜采用一进三出的配置,一路出线为照明箱变提供电源、一路引至下一台箱变,另一路为预留出线。照明低压配电系统采用三相五线制TN-S系统,低压侧照明馈电回路采用断路器保护,线路电压降小于5%,变压器供电半径不大于800m。 本项目在深汕大道北桩号K0+560处和K1+640处东侧人行道外侧分别设置一座照明专用箱式变电站,其容量分别为63kVA和63kVA。变压器负载率分别为85.75%和82.95%。 路灯按L1、L2、L3相序依次配电,从接线板至灯具的配线采用BVVR-750V-3×2.5,配线在灯杆下部应留有适度裕量。 箱变供电电源设计时原则上接至最近的电源接驳点,最终接驳点由供电部门确定。高压电缆数量暂按道路总长估算,待电源接驳点确定后以实际计量。 (5)计量方式 照明用电在低压侧计量,交通信号灯、广告及景观照明、公交站台设单独计量表计量。计量表精度为0.2级。 (6)节能措施 变压器选用节能型变压器,采用D,Yn11接线组别; 照明灯具选用光效不小于95lm/W的LED灯; 机动车道照明采用全夜灯运行模式,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照明采用半夜灯运行模式; 通过LED模块实现调光,使车行道照明灯具点亮6小时后自动降功率运行,对调光的要求以相关路灯管理部门的相关要求为准。 (7)控制方式 路灯控制方式采用手动控制与时间自动控制方式相结合的形式,并且预留远动控制接口,远动终端与路灯所的"三遥"系统兼容。正常运行时采用时间自动控制方式,根据输入的运行时间控制路灯运行。手动控制模式在路灯检修和安装调试时采用。 (8)防雷与接地 为保证道路照明系统安全、可靠运行和人身安全,系统采用TN-S接地保护形式,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4Ω,每根灯杆处设有单独的接地极,接地电阻不大于10Ω,并且利用PE线重复接地,全系统接地电阻不大于4Ω,所有金属灯杆及电气设备金属外壳均应良好接地。实测接地电阻不满足要求时补打接地极,直到满足要求为止。接地极采用50×50×5,L=2500mm热镀锌角钢。为防止浪涌过电压对设备的冲击,变电站内设置氧化锌避雷器过电压防护。 1.5通信工程 1.5.1通信管线概况 通信管线现状本工程为新建道路,全新设计通信管线。电信迁改部分由建设单位委托专业单位另行设计。 1.5.2新建通信管线设计 (1)根据规划及管线现状,本次工程设计通信管道主路段采用PVC-U-12∅110暗敷在道路西侧人行道下。结合道路交叉情况,部分路口路段设置另外型号管道:PVC-U-9∅110通信管道。敷设位置详见通信平面设计图。 (2) 通信管道采用PVC-U实壁管,管道采用塑料排架固定,管道间隙充填细砂。PVC-U实壁管要求耐压不小于0.1MPa/cm ,要求受压后外径变形1/3无裂缝。 (3)本次设计要求通信管道中心距人行道外边线0.9m,详见通信平面设计图。通信管块中心一般要求距其所在人行道路面0.9m,当电力横过路管交叉经过时,通信管块埋深适当加大。 (4)根据通信管道规格及径路设置不同型号的通信人孔井,通信人孔井间距一般100m左右,通信横过路管间距一般为每隔一个人孔井或每隔150~200m左右设一组PVC-U 4∅110砼包封管至道路对面设直通井便于接线。道路横过预埋管施工时至人行道外侧边线1.0米处,过路管末端设置通信人孔井。通信横过路管管顶距道路中心路面一般为0.7米左右。过机动车道时要求用混凝土包封,横过路管底部素土要求夯实,密实度需达到95%。 (5)通信人孔井做法采用《通信管道人孔和手孔图集》—YD5178-2009和《通信线路安装》—05X101-2。人孔井施工时应按图纸要求做好拉力环、穿钉的预埋和集水坑的设置。 1.5.3施工要求 (1)在道路施工前,应首先做好现状通信管道及光电缆的改迁、割接工作,以避免施工时对通信造成影响。 (2)除绿化带内的人孔外,所有的人孔井盖要求与所在处路面平齐。为避免雨水进入人孔,处于绿化带内的人孔,孔顶标高要求高出所在处地面0.06米,为使口圈不露出地面,施工时以孔径为中心,2米半径,沿口圈护土做漫坡。 (3)本工程人孔顶标高是根据道路中心标高确定的,在安装人孔井盖时,应根据现场情况,适当调整整口圈下垫砖层数,使井盖与所处路面平齐。如设计标高与现场有较大出入,应及时与设计方取得联系,以便设计人员及时处理。 (4)通信横过路管因避让其它专业管线至道路对面直通井处管块底标高低于井内底标高时,该通信井埋深应适当加大,以便通信横过路管的接入。 (5)管道和人孔的地基,要求分层夯实,土质不好的部位,采用混凝土基础或钢筋混凝土基础或换土。 1.6交通监控工程 1.6.1交通监控概况 本工程设计范围内深汕大道北段有6个灯控路口,即深汕西五路、深汕西六路、K0+643规划路、K1+198规划路、K1+580村道、K1+740规划路。 根据目前深汕合作区的交通状况,本次设计在灯控路口设置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闯红灯违法抓拍系统、管线铺设及监控系统。 信号控制系统根据深汕合作区智能交通系统总体规划,与该区其它主要道路相一致。 闯红灯违法抓拍结合了卡口功能,采用 800万高清摄像机录像和闯红灯违法抓拍,绿灯状态下记录通行车辆。电子警察杆件位置设置在停车线后,具体位置根据道路等级以及斑马线位置进行确定,由中标单位根据自己的产品特点做调整,以达到系统功能要求。 道路监控系统采用室外一体化摄像机和高速网络摄像机,具体根据路口实际情况应做相应的调整。 1.6.2交通信号控制系统 设计范围内各路口信号控制机采用计算机联网控制的工作方式,通过GPRS无线数据公用网与交通监控中心通信,接受交通监控中心的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管理和协调控制。 机动车信号灯杆形式根据路口进车道数分别采用不同长度的悬臂大杆,人行信号灯采用立柱式杆,杆高3.0m。在左转、直行、右转车道分离的大型路口,采用多相位状态控制,相应的机动灯具全部要求为多功能灯具,可以同时实现圆灯控制模式。 1.交通信号机 所选信号机均为新一代的联网协调信号机,符合GB25280-2010标准的产品,并符合GB/T20999-2007智能交通信号控制机与上位机数据通信协议。 ⑴.与交警支队现有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中心平台兼容; ⑵.模块化结构; ⑶.16 相位控制,相序可由用户设置; ⑷.标准配置不少于36路输出 ⑸. 多级防雷(电源与信号输出) ⑹. 每天具有不少于24个时段配置; ⑺.与区域机数据通讯接口为 RS232、RS485、10M/100M RJ45 网口、MODEM接口可选及GPRS/CDMA无线网络接口,具备通过手持终端、笔记本电脑等对信号机进行现场调试功能。 ⑻. 具有万年历时间,时间误差小于2s/天;支持GPS校时,定位信息,并可通过GPS校时实现无线缆协调。 2.交通信号灯 本项目中选择使用的交通信号灯的依据为 GB14887-2003《道路交通信号灯》,信号灯的发光单元采用 LED 光源。灯具样式要求如下: ⑴.机动车信号灯 红色、黄色、绿色三个圆形几何位置分立单元,发光单元透光面直径为 400mm。 机动车信号灯发光单元基准轴线上光强为标准规定的 1 级 1 类,发光单元光强分布符合标准规定的窄角度光强分布。 ⑵.方向指示信号灯 发光单元透光面直径为 400mm,同一方向红、黄、绿三色方向指示信号灯应为三个箭头几何位置分立单元。 ⑶.人行横道信号灯 人行灯发光单元透光面直径为 400mm,二联组合。上联灯中红色站立人形,下联中绿色行走人形,在上下联灯盘中附有倒计时显示功能,盲人语音提示设备。 人行横道信号灯安装连接环在灯杆上可在 180°范围内任意调整并固定,在同一层面上可满足在不同角度安装两组人行灯。 1.6.3交通监控系统 交通监视是计算机智能控制系统的一个重要辅助手段,是交通信息采集和发布工程中人工确认的主要信息源,可提供管理者直观的实时道路图像信息,满足交通事件事后回放、追查事件原因的功能需求。 本工程建设重点为外场前端摄像机以及与上级系统的联网通信。 (1)在各个信控路口设置交通监视摄像机,同样采用全方位遥控日夜转化型高清摄像机。摄像机安装在路口西南或者西北侧,避免夕阳照射影响。 (2)高清视频图像应采用基于H.264的编码格式,通过以太网通信网络传输至上级系统形成数字系统。图像的存储、展示、调用等要求,应符合整个图像监控系统的统一要求。 根据现场环境照度变化情况,选择适合的宽动态范围的摄像机,夜间可利用道路照明提供必要的环境照度,但在路灯设置时应避免其光源光线直射摄像机镜头,以免产生晕光。摄像机镜头安装宜顺光源方向对准目标,并宜避免逆光安装;当必须逆光安装时,应选用具有电动电子快门的摄像机或具有帘栅作用等具有逆光补偿的摄像机。 (3)摄像机采用柱式立杆安装,立杆的强度和稳定度应满足摄像机的要求。同时,应根据周围遮挡物的分布情况,附设适当长度的挑臂,以满足摄像机的视野要求。路口摄像机的安装高度宜为10~12m。 (4)为保证视频监控系统的正常运行,需对上级平台进行相应的硬件扩容,并进行相应的软件接口开发和系统调试。 2、设备技术要求 (1)遥控摄像机 摄像机选用遥控一体化彩色枪式摄像机,其具体指标要求如下: 摄像机必须与现有中心视频平台兼容。 1)集成解码器,云台以及带有一体化光学组合器件的防护罩 2)在风速每小时50 英里时,水平预置位转速为每秒100°,在风速每小时90 英里的条件下为每秒50° 3)垂直转动范围: +33° 至 ‐83°( 以水平线为基准) 4)支持预置位,自定义巡视和多种扫描模式 5)分辨率:200W像素及以上 6)编码格式:H.264 7)成像器件:CCD或CMOS 8)镜头:f/1.2(f=4‐88mm) 9)变焦速度:3.9 秒 10)水平视角:50.7 度3.8mm/2.3 度91.2mm 11)同步系统:内置式/AC 线性锁定 12)白平衡:自动,手动优先 13)快门速度:1/1.5‐1/30000 14)光圈控制: 自动,手动优先 15)视频输出: 1 Vp‐p,75 欧姆 16)视频信噪比: >50db 17)水平转角: 360 度持续水平转动 18)水平转动速度: 0.1°‐100°/S,变速扫描1-40°/S 19)垂直转角: +33°至‐83° 20)垂直转动速度: 0.5°‐20°,预置速度30°/S 21)防护等级:,IP66,IP67 22)供电电压: 24VAC,220VAC 23)预置位: 64 个,精度1/4 度,可软件设置 24)工作环境: ‐40℃至+60℃ 25)控制协议: PELCO‐D、P 协议 26)云台的速度可线性化调节,调节范围为每秒0.1°~100° 室外型防护罩具有密封、防尘、防雨、带镜头加热器,空气循环系统等特点,能保持透镜表面在任何天气中不受水雾及阳光的影响。 摄像机安装完成后,自动/手动聚焦、数字变焦、背光补偿和其他功能都可以远程控制和编程。 摄像机前端含设备箱、云台、防护罩、避雷器等。 含外场摄像机基础及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 摄像机和外壳应牢固安装和支撑,遥控摄像机立柱采用热浸镀锌钢杆,距路面的高度为10m。所有摄像机应牢固安装,使之能在摄像机防护罩处于30m/s的风速下可正常工作(图像无明显摆动),并能抵抗30m/s的风速。遥控摄像机支撑杆柱顶端设置有避雷针。 安装配置时,要求保证电缆有足够松驰,并且在摇摄和俯仰摄机构正常移动摄像机防护罩时,电缆和电缆端子不应有拉张影响。除了摄像机和安装摄像机控制缆的灵活线段以外,电缆的剩余部分封存在适当管槽内。 摄像机机箱安装在摄像机立柱上,安装高度应保证日常操作方便。 (2)摄像机立柱 像机立柱采用热浸镀锌钢杆,摄像机距路面的高度为7~12米。摄像机立柱为圆形,底部直径不小于150mm,壁厚不小于 5mm,采用热浸镀锌处理,镀锌量不小于 600g/m2。所有摄像机应牢固安装,使之能在摄像机防护罩处于 36m/s 的风速下可正常工作(图像无明显摆动),并能抵抗 50m/s 的风速。 安装配置时,要求保证电缆有足够松弛,并且在摇摄和俯仰摄正常移动摄像机防护罩时,电缆和电缆端子不应有拉张影响。除了摄像机和安装摄像机控制缆的灵活线段以外,电缆的剩余部分封存在适当管槽内。 摄像机立柱顶端应设置避雷针,避雷针长度应保证摄像机位于保护范围内,并不妨碍摄像机的日常转动和监视。摄像机避雷针和立柱为一体化结构,摄像机接地和避雷针接地电阻不大于 4 Ω,如果根据现场施工需要采用联合接地,则联合接地电阻不得大于 1 Ω。 摄像机机箱内设置电源、接线端子、光端机、避雷器等。机箱报价应包括电源、接线端子等。机箱采用不锈钢喷塑制作。 1.6.4电子抓拍交通违章系统 在设置车行交通信号灯的路口各个入口断面设置闯红灯违章检测系统,本次设计采用视频触发的不小于800W像素高清抓拍系统做电子警察系统的前台取证设备。满足覆盖4个车道监测抓拍要求。设备均以视频触发为抓拍方式,保证抓拍准确性,加强对交叉路口的行车管理。 同时设备也可对往来车辆触发抓拍,记录车牌,颜色,时间等信息,做治安卡口功用。 2、系统功能 •闯红灯违法行为的抓拍功能 电警系统车辆捕获率与记录有效率要求: 车辆(全天)捕获率不小于95%,记录有效率不小于85%。 系统采用视频触发,通过对视频图像上做虚拟线圈作为主要检测方式,对于红灯亮后进入停车线且继续向前行驶越过停车线的违法车辆进行记录,可自动判别车辆进入停车线的时间,对于红灯亮前进入停车线的车辆不作为违法记录;对于红灯亮后进入停车线,但不继续向前行驶,只在绿灯亮后向前的车辆不作为违法记录;机动车在其对应的绿灯相位时越过停车线,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不作为违法记录。 机动车闯红灯时记录机动车闯红灯过程中两至三个位置的信息以反映机动车闯红灯违法过程。 第一个位置的信息能清晰辨别闯红灯时间、车辆类型、红灯信号、机动车车身未越过停止线的情况; 第二和第三个位置的信息能清晰辨别闯红灯时间、车辆类型、红灯信号和整个机动车车身已经越过停止线并且在相应红灯相位继续行驶的情况;并且至少有一个位置的信息能够清晰辨别号牌号码。 各个位置间保持适宜的距离以反映机动车闯红灯违法过程,不会出现因间距太大影响对违法机动车进行认定的情形。 所有图片采用JPEG图像压缩方式,JPEG图片编码符合ISO/IEC 15444:2000的要求。在任何情况下,高清摄像机能同时清楚地抓拍违法车辆及交通信号灯并能明确地分辨出交通信号灯的颜色; •高清视频录像功能:系统要求提供高清晰度的实时监控视频,采用H.264压缩技术,并进行录像存储,录像的输出不少于10帧/秒,码率小于4Mbps。 •车辆特征识别功能:按国标《机动车号牌图像自动识别技术规范》(GA/T833-2009)要求实现对机动车实现号牌自动识别功外,还要求对车型进行一体化识别。断面车辆同时经过时,断面车辆识别时间不大于300ms。系统能够通过对机动车号牌定位,字符切分,字符匹配和图像预处理实现号牌自动识别功能。 •电子警察信息记录处理功能:图片格式采用JPEG格式,图片分辨率3776*1408(500万像素),单张图片压缩后小于500K,图像编码遵照ISO/IEC 15444:2000。数据信息包括设备编号、时间、地点、方向、车道、车牌号码、颜色、车型、车身颜色及车辆速度等。同时系统可提供高清图像监控系统数据的异地冗余备份,且在通讯故障情况下不会造成数据丢失。 •为保证全天候条件下的图片效果及识别结果,系统应具备多种补光手段,保证全天候情况下同时保证车牌、车身痕迹的高清晰率。 •可以设置布控缉查车辆号牌,当系统识别出来的车辆号牌结果符合条件时,能在管理中心进行报警,并具有现场报警接口。 •系统抓拍的机动车等特征图片数据保存在前端控制主机,同时经过通讯程序向后台存储服务器实时传输。当网络发生故障时,数据和图片暂存在前端控制主机,当网络恢复时再进行续传。系统支持多种方式进行通讯,支持定时定点通讯、人工启动和实时传输三种形式。在通讯中断或中心设备出现故障等非正常情况下,仍可采用人工下载数据。 •设备应具有系统监控功能,前端管理单元采用模块插卡式设计,能自动侦错报错。 •电警系统机箱门锁及把手应采用防盗设计,同时设备具备防盗检测功能,设备应对机箱进行声音报警保护,当机箱门被强烈敲打或者非正常打开时,能够进行声音报警,阻吓犯罪分子,同时把报警信息传输给智能交通信息管理与服务平台。 •遵循GA/T832-2009要求,前端电子警察设备要求对采集的图片进行防篡改处理,通过加入原始防伪信息,防止原始图片在传输、存贮和校对过程中被人为篡改,保证数据的有效性。 3、设备技术要求 1)高清抓拍摄像机 •主流品牌单镜头反光数码相机及其更新换代产品,有效像素不少于800 万像素。 •相机必须为外置镜头式单反数码相机,配置相机原厂系列变焦镜头,并可根据取景要求选择。 •焦距范围能够充分满足现场使用条件。每秒连拍张数不少于3 张。光感度(ISO 值)多级可调设,最高值不低于800。 •相机必须具备自动白平衡功能及多种白平衡模式(如:自动、日光、阴影、阴天、钨丝灯、荧光灯、闪光灯、用户自定义)。 •相机必须具备程序自动曝光、快门优先自动曝光、光圈优先自动曝光、手动曝光等曝光控制模式。必须提供自动及手动对焦模式功能和外部闪光灯同步接口。 •相机必须支持JPEG 图片压缩格式输出,且压缩比可选。 •相机必须配置容量不小于2GB 的存储卡。 •相机工作温度范围至少为‐5℃~65℃,储存温度范围:‐15℃~75℃,最大工作湿度不小于95%。 •云台:多自由度云台,用于固定数码相机,可以根据监摄现场取景情况自由调节。 •辅助电源:相机专业电源支持。 •输入电压:AC 220V ±20%,50Hz。 •设备功耗:不大于50W。 •抗电强度:1000VDC ,1 分钟。 •绝缘强度:绝缘电阻大于150MΩ。 •电磁兼容:符合GA/T497‐2009 标准要求。 •环境适应性:符合GA/T497‐2009 标准要求。 •布线、接地等电气安全性:符合GA/T497‐2009 标准要求。 2)补光灯 系统具备自动测光、补光功能,补光强度可调,相机具备快门随光照度不同自动调节快门速度的功能,保证全天候照片清晰。 补光单元至少含闪光灯、感光模块两部件。为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及与系统原有设备兼容性,闪光灯至少应满足以下要求: •输入电源:AC 180V~260V。 •储存能量EN: 不小于300ws •全光回电时间(S):0.3±0.05 秒;弱光回电时间(S):0.25±0.05 秒。 •闪光持续时间(S):全光至少1/2400 秒。 •闪光灯同步:1/250 秒或更短时间内与快门同步 •闪光灯连接:热靴或外部闪光灯(同步)接口。 •闪光触发方式:光敏器同步感应、快门连线同步触发、手动触发多种可选。 •照明角度:50°±10°。 •色温:5200~5600 K。 •闪光指数(GN):不小于25GN‐m(ISO: 100);夜间辅助照明光照度应不高于100lux。 •感光模块应能自动检测环境光强,并能根据光照度不同变化,自动控制闪光灯。 •具备内部电路过热保护、电流过大或电路意外短路保护、内部过压保护功能。 •外壳尺寸必须与闪光灯灯芯的尺寸匹配,满足安装要求。 •外壳必须具有较高的防水性能 3)室外防护罩 •护罩防护等级:IP66 •材质:铝合金结构 •工作温度: -48℃~+80℃ •输入电压: 220VAC,50/60Hz •风扇:开37℃±5℃;关20℃±5℃ •视窗:光学玻璃双面镀膜 •配遮阳罩、风扇、万向节、支架等组件 4)前端控制主机 电警数据及采集信息要求必须满足城市道路交通监控中心的相关要求。 要求采用高可靠、低功耗的嵌入式工业计算机,机壳表面散热;以电子盘方式存储,具有速度快、稳定可靠、防病毒侵入等优点,并且在断电恢复后能够迅速自启动。具体性能指标如下: •处理器1.6 GHz •2G内存 •2.5英寸硬盘,容量500G以上(含500G) •嵌入式硬件结构 •2个标准100/1000Mbps网络接口RJ45 •内置看门狗,可自动复位 •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 •数据接口:2个RS232/RS485接口,2个USB接口 •工作温度:-20~+75℃ •工作湿度:小于95%,无凝结 •功耗:小于15瓦。 1.6.5通信及中心接入 通信系统为各个业务系统之间、业务系统内部提供必要的数据、图像信息传输通道。它是保障系统安全、高速、畅通、舒适、高效运营及实现现代化交通管理必不可少的手段,起着交通监控系统神经网络的作用。 根据项目数据通信业务聚落分布的特点,地面道路监控业务需求分布于整个路段范围内,但聚落集中于各个地面交叉口处,接入点很少。但是根据城市发展需求,地面路网将越来越密集,随之交叉口的业务点也将随之增加,因而地面道路通信系统需考虑扩容接入的便利性。业务需求同样包括视频传输和数据传输,均为以太网标准数据流。 因而根据此特点,通信系统设计采用现今较为流行的点对多点PON技术结合以太网业务传输平台组成EPON形式的接入通信网。在各业务设备外场配置工业级外场远端接入设备,接入高清摄像机视频流或者外场信号控制机数据等。通信系统设计将对整个交通监控工程统一考虑,设置完备的统一通信系统。 通信线路的主要传输介质为光缆,由其连接不同的通信设备构成统一的传输网络。主干光缆采用48芯单模光缆,穿放于本工程设置在人行道下方的通信管道内。通信业务经本项目主干光缆通过租借社会通信管道就近接入深圳市城市道路交通监控平台的通信接入点。 2、系统设计 EPON是一种当今流行的光纤接入技术,采用点到多点结构、无源光纤传输,在以太网上提供多种业务的平台。它在物理层采用了PON技术,在链路层使用了以太网协议,利用PON的拓扑结构实现了以太网接入。因此,它综合了PON技术和以太网技术的优点,即:低成本、高带宽、扩展性强、灵活快速的服务充足,同时与现有以太网兼容,方便应用与管理。 位于通信架构最底层的是接入层,地面外场设备通过传统电线电缆等方式就近接入路口的无源光网络远端设备接入,并根据地理位置层层级联。多业务平台提供极高的接入灵活性,部分设备位置接近的,可就近共用一台远端机。每个远端机提供4个10/100M自适应电端口并通过其EPON光纤端口组网。 EPON采用树状以太网拓扑形式,大大节约了所需的共享带宽,因而能完全满足环网范围内监控图像数据的传输需求,并且树状结构决定了树枝上的单个分支业务点的损坏不会影响整体链路的性能,因而具有较高的系统可靠性。 在本项目范围内设置两个东西方向的EPON接入网,皆汇聚于在襄王南路(K28+800)的EPON OLT局端设备中。由于主路通信网采用多业务自愈环网形式,因而推荐局端汇聚设备采用可同时接入多业务自愈环和EPON的多业务局端设备,再通过光纤通道上传接入至监控中心计算机网络。 EPON系统采用波分复用技术,实现单光纤双向传输的能力,较大节省了光纤资源,为本项目利用快速路通信网的主干光缆通道提供了可能,仅需熔接分支光缆进地面路口。大大节省了通信工程造价。 3、设备技术要求 (1)ONU接入终端 •采用高性能以太网交换技术,线速无阻塞数据交换 •以太网10/100M自适应,自诊断特性和自动MDI/MDIX连接 •点到多点的树形组网结构,实现上下行1Gbps的以太网接入 •单个EPON下行链路最大支持32个ONU设备接入 •最远ONU距离OLT可达15公里以上 •支持IPv4的单播和组播功能 •提供VLAN配置,QoS,IGMP侦测等网络管理功能 •提供1路EPON光口 •提供4路FE电口 (2)无源光分器 采用非均分型1分2的POS设备。 (3)局端设备 •板卡配置:需支持至少可配置四个板卡插槽 •背板交换能力:≥2.4Gbps,并支持三层交换 •单块板卡提供2个EPON下行光口,单个EPON光口支持最大32个ONU接入 •网口: 两个10M/100M/1000M自适应以太网 工作方式:全或半双工 接线方式:屏蔽超5类RJ45座 •输入电压:AC 220V •功耗:200W •工作温度:-10℃ ~ +50℃ •工作湿度:10% ~ 90% 无冷凝 •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50,000小时 4、中心接入 根据深圳市相关建设要求,监控系统的闭路电视图像、高清卡口数据和违章抓拍数据直接接入深圳市城市道路交通监控中心机房,并做落地存储。视频图像接入中心的现有Vmux系统并做一定的扩容。 前端视频图像接入交警存储系统兼容的网络硬盘录像机内存储,时间不少于20天。闯红灯违章检测数据则以IP SAN存储的方式进行存储,每个检测点大约配置24TB存储空间以及相应的管理服务器、光纤交换机等。 中心接入设备的扩容需根据上级用户单位的意见详细定制,扩容设备与现有设备需满足无缝接入的基本要求。 1.6.5附属工程 1、交通监控设备供电系统 地面平交口监控系统含信号灯、信号控制机、视频监控摄像机及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等。为这些机电设备提供可靠的供电是整个监控系统运行的根本。 交通监控设备与信号控制设备共用配电箱,供电电源引自本工程范围内新建道路照明专用箱式变电站,交通信号控制机箱内电源进线电缆采用VV-1kV 4×25mm2+1×16mm2,穿热镀锌钢管SC50沿电缆沟敷设,并将热镀锌钢管SC50固定在电缆沟支架上。路口交通信号控制机电源取电均需安装由供电局提供的独立计量电表。 2、设备机箱 机箱应采用金属材料,外层热镀锌,并具有防水、防尘、防锈、防暴晒、散热等功能。机箱内应具备各有一个三线和两线电源插座,以及具备过载、短路、漏电保护功能的开关。具有防盗报警功能,在非正常状态下开启时具有报警提示功能。防护等级 IP65 以上。 (1)机箱的基本要求 箱体内设备的摆放位置、安装方式、接线方式、线缆敷设方式等应进行设计。 交通信号监控设计说明箱内应放置设备的系统图等相关技术文件。 应标明箱体的防护等级,其防护等级应满足箱体内设备的需要。 设备机箱内应设置专用接地铜排,接地铜排的截面不小于 100 mm 2 ,并应设置接地标志。 在熔断器和电源开关处应有警告标志。 (2)机箱设置位置的选择 应避开易发生火灾危险程度高的区域。 应避开有害气体来源以及存放腐蚀、易燃、易爆物品的地方。 应避开强电磁场的干扰。 如需安装在人行道上的,应尽量避免影响行人通行。 (3)机箱的安装 独立置于基础上的机箱应在基础达到设计强度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安装。 机箱安装应稳固,垂直度允许偏差为 2‰。 3、杆件 (1)杆件的基本要求 支柱的选择不但要考虑实用,同时还要考虑城市的整体市容,应选用钢杆。 杆体为八棱锥形或圆型,表面应热镀锌。 杆体壁厚≥10mm;横臂杆体壁厚≥8mm 以上; 所有杆件,包含立柱 、法兰盘、抱箍、抱箍底衬、柱帽、加劲肋及连接螺栓、螺母、垫圈等钢铁件,应采用热浸镀锌进行防锈处理。 立杆、悬臂采用双面焊,所有的对接焊缝和贴角焊缝,其厚度和强度应与被焊构件相等,焊缝应打磨光滑。 整根杆(含基础)及其上配件应能抗 45m/s 以上风力。 杆体距地面 0.3m~1.0m 处应留有穿线孔。孔的上方应焊接防水檐。使用不小于 3mm 厚的钢板作盖板,用螺钉固定在杆体上。 安装设备处应留有出线孔。出线孔应配有橡胶护套。 安装前端设备(如:摄像机、诱导屏等)的杆件根据所安装设备决定杆件高度和悬臂梁的长度;通常要求设备安装后设备净高 6 米以上; 杆件底部应焊接固定法兰盘。 杆件基础相应的根据其不同规格的杆件进行设计; 杆件规格满足要求,即每一个横臂与立杆完全可以承受横臂上面所安装设备的总重量; 基础采用混凝土现浇或预制,基坑底部及基础四周应分层夯实回填; 安装时,支柱应处于正常工作位置,起吊点应位于支柱底部; 支柱折倾方向应与道路或铁路平行,折倾范围内不得有障碍物; 安装完成后,支柱专用接地螺栓应与保护地线做可靠电气连接。 (2)杆件的吊装 杆件必须在基础达到设计强度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吊装。 杆件吊装时应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4、电缆线 (1)电缆线的要求 电缆线的型式、规格应与设计规定相符。 线缆进场用于工程之前应进行验收,验收的程序、内容和方法应符合 GB50303-2002 中3.2.12 条的规定。 (2)电缆线敷设的一般原则 线缆的布放应自然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接头等现象,不应受到外力的挤压和损伤。 同一根电缆线两端应贴有标签,应标明编号,标签书写应清晰、端正和正确。标签应选用不易损坏的材料。 穿过管道的所有线缆截面积之和在设备机箱及杆件等末端处不应超过管道截面积的 90%,其他地方不应超过管道截面积的 60%。 (3)地下电缆线的敷设 地下敷设的电缆线不得有接头。 每根电缆线应留有 2m~4m 的余量。 5、监控系统防雷 电气设备防雷保护分为直接雷击防护和感应电涌保护两大部分。 直击雷防护包括对悬臂式可变信息板、遥控外场摄像机等小范围的物体建议进行直击雷防护,可选用常规的Φ50圆钢制作避雷针。 感应雷防护包括 (1)电源防雷 交流供电系统应采用 TN-S 制,即三相五线制(单相三线制)供电方式。在这种供电方式的整个系统中,具有单独的中线 N 和保护接地线 PE;根据供配电线路导体长距离传输的特点、防雷器件的特性、来自线路雷电流的强度,以及配电系统中各部分的耐电水平,必须采用多级、分级防雷保护。 如下图所示,从市电总配电柜引入当地电源分配电柜前应安装三相过电压保护器 SPD1,其雷电通流容量为 60kA~100kA,作为第一级保护;分配电柜线路输出端配置一台过电压保护器SPD2,其雷电通流容量为 40kA~60kA,作为第二级保护;在路口电源分电箱端配置一台单相过电压保护器 SPD3,其雷电通流容量为 20kA~40kA,作为第三级保护。当然我们只考虑单相过电压保护器 SPD3 的配置。 市电总配电柜 电源分配电柜 供电系统雷电过电压的保护示意图 (2)视频信号防雷 为防止雷电通过外场金属信号线传入两端弱电设备,在可变情报板﹑有线广播线缆﹑微波车辆检测器、遥控摄像机、视频抓拍系统设备的金属信号线两端均设置了信号传输电平和速率相适应的信号防雷器。 在外场遥控摄像机与光端机视频接口之间的同轴电缆单侧安装视频信号过电压保护器。 1)设备技术指标要求 ①单相电源末次防雷器 •220V标称电压时,最大可承受工作电压:275V~350V;380V标称电压时,最大可承受工作电压:385V~505V。 •正常放电电流上限In(8/12):15KA。 •最大放电电流40KA。 •测试残压上限Is=40KA:2.3KV。 •持续放电电流IsL(2000us):200A。 •反应时间小于25ns。 ②信号防雷器 •工作电压范围:24V~27V。 •最大容通电流10KA。 •限制电压小于51V。 •动作时间小于25 ns。 ③视频防雷器 •工作电压范围:110V~180V。 •最大容通电流15KA。 •限制电压小于500V。 •动作时间小于25 ns。 6、系统接地 (1)对所有外场设备做保护接地,摄像机要做防雷接地,防雷接地电阻须小于10欧姆,保护接地小于4欧姆。当保护接地与防雷接地共用接地体时,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 ①杆件接地 杆件应安装保护地线,保护地线可使用规格为 40mm×4mm 以上的镀锌扁钢制作,焊接到每个钢制杆件的法兰盘上。焊接处应作防腐处理。保护地线应与接地体有效连接,接地电阻应小于 4Ω。 接地体施工应符合 GB 50169-2006 的规定。 ②设备机箱接地 设备机箱的专用接地铜排应与接地体有效连接,接地电阻应小于 4Ω。 引入设备机箱的接地线应使用软铜绞线,其截面不得小于 10mm 2 。 接地体施工应符合 GB 50169-2006 的规定。 交通信号控制机箱外壳应与PE端子连接,PE线作重复接地,要求接地电阻≤4Ω,否则应补打接地极。专用PE线与各现场设备外壳及灯杆连接,并利用设备基础作重复接地,要求接地电阻≤4Ω。 ③摄像机接地 防直击雷过电压以及电源线、信号控制线和视频线过电压的整体方案如下图摄像机防雷接地示意图所示: 在每个摄像机支架顶端安装限流避雷针进行直击雷保护,支架顶端须保证可靠的电气和机械连接,利用支架本身接地或用 40×40mm 2 扁钢单独与支架本身接地网连接,接地电阻要求小于 4欧姆。 在每台摄像机电源入口处采用过电压保护器作为电源防护,并注意防水、防潮、防尘。过电压保护器均用不小于 25mm 2 的多股铜线就近连接支架接地极,接地电阻小于 4 欧姆。 在每台摄像机视频接口处采用视频电缆保护器作为视频信号防护,还要在设备箱内控制线接口处采用数据线保护器作为控制信号防护,并注意防水、防潮、防尘,视频和控制信号保护器均用不小于 4mm 2 的多股铜线就近连接支架接地极,接地电阻小于 4 欧姆。 ④信号灯接地 架设在路口支柱上的信号灯,是给来往车辆及时指示有关信息。因其架设位置较高,易受直击雷将指示灯打坏,电源线由信号控制机引入,无信号线引入,存在直击雷、电源线过电压的威胁,故将直击过电压、电源线过电压作为防护重点。 架设交通信号灯的支柱安装限流避雷针进行直击雷保护,支架顶端与限流避雷针底座须保证可靠的电气和机械连接,利用支架本身接地或用 40×40 扁钢单独与支架架本身接地网连接,接地电阻要求小于 4 欧姆。 在交通信号灯与信号控制机电源引线处采用过电压保护器作为电源防护,并注意防水、防潮、防尘。过电压保护器均用不小于 25 mm 2 的多股铜线就近分别连接门架接地极,接地电阻小于 4欧姆。 ⑤联合接地 对于一个标准十字路口,支柱和前端设备分布比较分散,要实现单点接地方式比较困难,为了确保做到设备工作接地和人身保护接地,只有在每根支柱下方使用垂直接地体焊接成网状结构的方式即多点接地方式,主要是针对过来波逐级泻放等防雷保护要求。为保证人身安全,接地体应距人行道 3m 以上。如接地示意图所示: (2)监控设备的供电电缆应做屏蔽接地,防雷接地。一般可在外场设备处将铠装层接地;电力电缆及通信电缆从室外进入设备或机房处应采取防浪涌的保护措施,其避雷装置、过电压吸收装置等都要可靠接地。 (3)对室内的监控设备等宜做联合接地,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欧姆。室内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布置时,应远离防雷的接地引下线,其间距大于5米。 其他要求按《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12等执行。

某特别合作区大道北-电力工程设计cad全套施工图(含设计说明)-图一

某特别合作区大道北-电力工程设计cad全套施工图(含设计说明)-图一

某特别合作区大道北-电力工程设计cad全套施工图(含设计说明)-图二

某特别合作区大道北-电力工程设计cad全套施工图(含设计说明)-图二

某特别合作区大道北-电力工程设计cad全套施工图(含设计说明)-图三

某特别合作区大道北-电力工程设计cad全套施工图(含设计说明)-图三

某特别合作区大道北-电力工程设计cad全套施工图(含设计说明)-图四

某特别合作区大道北-电力工程设计cad全套施工图(含设计说明)-图四

某特别合作区大道北-电力工程设计cad全套施工图(含设计说明)-图五

某特别合作区大道北-电力工程设计cad全套施工图(含设计说明)-图五

某特别合作区大道北-电力工程设计cad全套施工图(含设计说明)-图六

某特别合作区大道北-电力工程设计cad全套施工图(含设计说明)-图六

点击立即下载源文件

特别声明:本资料属于用户上传的共享下载内容,仅只用于学习不可用于商业用途,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 联系站方删除!

收藏
分享

微信扫码分享

点击分享

点击查看更多
全部评论 我要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