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依据:《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 194-2013 ;《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50688-2011;《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 道路长度1119.321m。规划道路红线宽度20m,工程采用标准为城市主干路Ⅲ级,设计车速30m/h,双向4车道。路幅布置为:3m+14m+3m。施工图设计内容包括道路工程、给排水工程、电信工程、路灯照明工程等。 全线设4处圆曲线,圆曲线最小半径为260m,按规范要求可以不设置超高和加宽,不设缓和曲线,平曲线长度分别为60.117m、82.313m、362.152m和171.990m。纵段设计全线共3个变坡点,最大纵坡3.33%,最小纵坡0.3%;凹形竖曲线最小半径2000米,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2000米;中桩最大填方高度为4.66米,多数路段填方高度在2.4m,最大挖方高度0.77米。道路标准横断面车行道宽14m,两侧人行道各宽3m。 主干路:20m=3m(人行道)+14m(机动车道) +3m(人行道)。车行道路拱形式采用变次抛物线型路拱,为向外双面坡,横坡度为1.5%;人行道为向内单向坡,横坡度为2.0%。平曲线最小半径260m,按照规范不设超高和加宽。路基两侧多数段为填方,边坡高度小于5m,坡率为1:1. 5。挖方土质边坡高小于1.0m,坡率为1:1。挡土墙高度4.5m~5.5m。沥青砼路面沥青面层压实度为实验室标准密度的98%。标准轴载为100KN。人行道路面结构:15×30×6 深灰色透水砖面层,1:3水泥砂浆找平层厚2cm,4%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厚15cm基层。 …… 0.4kV道路照明电源由箱式变电站XB1,XB2提供,配电箱防护等级为IP55。排水雨水管线布置于人行道下(道路西侧),距人行道边线1.0m。污水管线布置于人行道外(道路东侧),距人行道边线4.5m。雨污水管道采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双壁波纹管,管道环刚度须大于等于8KN/M2。雨水管管顶覆土小于0.70m,或大于7.0m或特殊地段要求采用360°混凝土基础。雨污水检查井均采用钢筋砼检查井。雨水口在有路沿的道路上采用偏沟式雨水口,雨水箅子采用铸铁水箅盖。 …… 工程地质:工程区内主要不良地质现象为隐伏岩溶。工程区内的岩层主要为泥灰岩、白云质灰岩。根据本次勘察,在强风化带的泥灰岩、白云质灰岩中各发现一个溶洞,洞顶埋深分别为10.5m、20.1m,洞顶高程分别为274.05m、243.41m,洞高分别为1.8m、0.5m,充填物均为褐黄色软塑~可塑状粘土。 …… 共计157张,设计于2015年
[重庆]双向4车道20m宽市政道路图纸全套157张(含给排水强弱电)-图一
[重庆]双向4车道20m宽市政道路图纸全套157张(含给排水强弱电)-图二
[重庆]双向4车道20m宽市政道路图纸全套157张(含给排水强弱电)-图三
[重庆]双向4车道20m宽市政道路图纸全套157张(含给排水强弱电)-图四
[重庆]双向4车道20m宽市政道路图纸全套157张(含给排水强弱电)-图五
[重庆]双向4车道20m宽市政道路图纸全套157张(含给排水强弱电)-图六
资料目录 道路施工图设计总说明 工程地理位置图 道路平面图 道路纵断面图 道路标准横断面图 道路路面结构图 树池结构图 盲道结构布置图 缘石坡道设计图 锯齿型偏沟构成图 检查井及雨水口加固结构图 道路曲线加宽超高示意图 一般路段土工格栅处理图 道路施工横断面图 道路平曲线参数表 道路逐桩坐标表 道路土方计算表 道路主要工程数量表
道路全长115.297米,为城市支路,双向两车道,标准路幅宽度为8米。道路等级:四级标准。设计行车速度: V=20Km/h 。设计年限:按《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规定,交通量达到饱和状态时的设计年限为10a,砼路面结构设计年限为20a。
1.本次设计的内容包括:连接道为连接xx所的一条专用便道。
连接道起点与D1相接,终点止于xx所,南北走向,该道路是通往xx所的一条专用便道,线路全长146.052m,双向双车道。
2.设计依据:《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
3.线路全长146.052m,双向双车道。道路断面:2.0(人行道)+4.0(车行道)+4.0(车行道)+2.0(人行道)=12.0m。设计道路照明安装一台100KVA的箱式变电站,箱变电源由附近城区供电网络引入,低压电源为380/220V。照明设计含:变配电系统;道路照明系统;防雷及安全接地系统。
4.地块所在区域内没有成系统的雨、污水管网,拟建道路沿线地表水体主要表现为农田、鱼塘、自然冲沟和小溪沟。本次排水设计范围为本工程范围内的雨、污水。新建污水管道,地块按每200m左右预留一处污水支管,用于收集周边地块的污水,部分管段需转输上游道路的污水;新建雨水管道用于排出本工程范围内的路面雨水;新建涵洞保证区域内泄洪通道的畅通。连接道沿设计道路桩号前进方向右侧,距路缘石1.5m的车行道上布置雨水管道。连接道沿设计道路桩号前进方向左侧,距路缘石1.5m的车行道上布置污水管道。
5.图纸包含:设计说明、连接道主要工程数量表、区位图连接道平面图……检查井井口盖板钢筋构造、雨水口大样图,共计37张CAD,设计于2013年
资料目录 设计说明 工程位置图 中心线位示意图 逐桩坐标表5 线元要素表3 平面设计图10 桥下检修道平面设计图 管理房连通道平面设计图1 纵断面设计图28 横断面设计图12 相交道路标准横断面图5 交叉口平面设计图10 交叉口竖向设计图10 .。125张
【设计依据】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2、混凝土路面砖GB28635-2012、城市道路照明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CJJ89-2012
【工程概况】道路级别:城市次干道;设计速度:50km/h;标准轴载:BZZ-100;交通等级:重;道路红规划道路红线45米,道路全长2223.517米,设计年限:10年;停车视距:50米。现状断在为21米机动车道+2×1.5米绿化带+2×6米非机动车道+2×4.5米人行道。改造内容为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路面整体加铺沥青,并完善其余相关附属工程。施工图设计包括:道路(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局部段人行道)、排水(提升雨水口及检查井、增设雨水口等)、交通(标线、标志及隔离栏)、路灯等工程。交通设计内容为道路标志标线、隔离栏等。双挑式路灯安装在道路绿化带内,交口渠化处安装在人行道上。
改选结构设计是在原水泥混凝土道路上加铺混凝土面层,局部点允许沥青混凝土厚度适当的减少,但厚度不得小于9cm。道路横坡:道路为等厚加铺。对现状老路进行处理,最后再加铺10cm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为:4.0cm厚AC-13细粒式SBS改性沥青混凝土-粘层+6.0cm厚AC-20中粒式SBS改性沥青混凝土(兼调拱层)+粘层+满铺玻纤格栅、防裂贴(贴缝)+修复处理后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断板拆除新建结构:4.0cm厚AC-13细粒式SBS改性沥青混凝土+粘层+6.0cm厚AC-20中粒式SBS改性沥青混凝土(兼调拱层)粘层+满铺玻纤格栅、防裂贴(贴缝)+22cm厚C30水泥混凝土(与两侧旧水泥混凝土板进行植筋锚固)+20cm厚C20细石混凝土+20CM厚级配碎石。绿化分隔带拆除部分拓建结构同路面断拆除新建结构。在加铺沥青面层之前,对现有水泥混凝土面板进行修补处理……共计106页,设计于2014年
道路全长2882.362m, 全线道路设计时速为40km/h,规划标准路幅宽度为26m,双向四车道,定位为城市次干道Ⅰ级。 照明施工图设计包含:1、照明供电系统;2、道路照明系统设计;3、安全接地系统设计。 照明供电设计:本工程用电负荷为三级负荷,用电设备总容量为88kW,预留由广告照明20kW,景观照明20kW及交通监控10kW。照明设备采用10/0.4kV户外箱式变电站供电,箱变进线电源就近接自城市10kV公共电网或城市电网环网供电,箱变低压出线采用220/380V电压,三相四线制供电。本段道路全程设置一台箱变。箱变容量为125kVA。配电系统采用低压集中补偿和路灯单灯补偿相结合的方式:补偿后系统的功率因数达到0.9以上。照明箱变采用SCB10节能型变压器。道路照明采用常规低杆照明方式:采用单臂灯对称布置,灯具光源采用150W高压钠灯光源。道路照明灯具采用半截光型灯具。道路照明灯杆采用喷塑热浸锌圆锥钢管。 …… 照明设计标准:平均亮度Lav≥1.0cd/㎡;平均照度Eav≥15Lx;平均亮度均匀度LmXXn/Lav≥0.4;平均照度均匀度EmXXn/Eav≥0.35;功率密度值LPD≤0.70W/m2 (双向四车道);眩光限制阈值增量TXX(%)最大初始值TXX=10%。 …… 共计18张,设计于2011年
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路,本次设计范围内道路全长226m,标准路基宽度为26m,双向四车道,设计车速40km/h。 本资料为道路排水工程设计套图。 ......共15张CAD设计图。
设计依据:《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2012);《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152-2010);《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道路等级:城市次干路。设计行车速度:40km/h。标准路幅宽度:双向四车道,路幅宽度24m。路幅分配:3.5 m(人行道)+1.5 m(自行车道)+3.5 m(车行道)+3.25 m(车行道)+0.5 m(中央分隔)+3.25 m(车行道)+3.5 m(车行道)+1.5 m(自行车道)+3.5 m(人行道)。设计荷载:汽车荷载:城-B级;人群荷载:5KN/m2;路面设计轴栽:BZZ-100。最大纵坡为2.3%。最小竖曲线半径R=8000。施工图主要设计内容:道路、排水、照明。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
本工程为标准分区支路。道路呈南北走向,全长660.398m,为城市支路,设计时速20公里/小时,双向两车道,路幅宽16米。
……
道路工程:
平面设计:
道路起点与H6路平交,终点与横五路平交,整体呈南北走向,全段设平曲线3处。圆曲线最小半径为R=100米。道路走向与规划道路一致。
本次设计相关的平交口共3个。相交道路均与本次设计道路平面相交。
纵断面设计:
全段共设变坡点4个,最大纵坡6%,最小纵坡1.5%,
最小竖曲线半径为R凸=2500m 、R凹= 600m。
相交道路纵坡在相交路口处均满足规范要求。
横断面设计:
横断面布置:
从城市道路交通发展远期情况对16m道路断面进行了设计:
道路路幅:4米(人行道)+8米(车行道)+4米(人行道)=16米。
……
排水工程:
设计规模:
雨水量计算按重庆市暴雨强度公式和流域汇水面积计算,根据地块和道路设计的情况选用适当的暴雨重现期P和径流系数。
污水按城市综合污水量(城市综合用水量标准的85%)和规划人口进行计算,规划人口按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
基本设计参数:
塑料管最大控制设计流速:Vmax=7m/s,
最小控制流速:污水管道:Vmin=0.6m/s;
……
照明工程:
道路照明分为16米路幅段,灯具采用10+8m,93+31W沿道路单侧布置(93W光通量分别为:7700Lm,31W为:2500Lm);交叉口或道路加宽处缩短间距,道路侧灯具仰角为10度,臂长1.5m;人行道侧仰角为5度,臂长1.0m,灯杆间距为35m左右,具体位置祥道路照明平面图。路灯位置由道路中心线桩号定位。
……
交通工程:
交通标志主要布设方法如下:
(1)在平交口设置各个方向的道路方向指示标志,指示前方能到达的最近的道路名称。路名由交警和地名办共同确定。
(2)在平交口各出口后30m左右设置限速、禁停标志。
(3)在下坡路段设置警告标志。
……
共131张,编制于2013年。
图纸含路面结构、交通标志、信号灯、交通监控等设计。
道路全长12.2公里,宽26~40米,双向4~6车道。沥青上面层采用SBS改性沥青,中、下面层采用A级道路石油沥青。沥青面层之间设乳化沥青粘层油,基层顶设置热沥青封层。沥青砼路面改造方案不抬高既有路面标高。城市道路过街路口及交叉路口与人行横道对应的缘石坡道尽可能采用采用全宽式单面缘石坡道,坡度不得大于1/20。车行道路边区域的平入式透水井大样图。 ……共计66张,设计于2013年
工程范围及规模:
xx路西段本次设计为城市次干道。西起xx路,东至xx路,全长2040.705米。该工程为新建道路工程。
1.本工程设计内容为全线道路的平、纵、横、路面结构设计。2.道路等级:城市次干道;全长2040.705米;计算行车速度:40m/h;路面类型:沥青混凝土路面;标准轴载:BZZ-100;交通量达到饱和状态时的设计年限:15年;路面结构达到临界状态时的设计年限:15年。本段最大纵坡为0.15%,最小纵坡为0.342%。标准横断面为二块板形式,具体布置为:4米(人行道)+1.5米(绿化带)+8米(机动车道)+3米(中央分隔带)+8米(机动车道)+1.5米(绿化带)+4米(人行道)=30米。道路横坡采用抛物线型式,坡度为1.5%。道路边石采用机切花岗岩边石。路基压实度采用重型击实标准控制:挖方0~30cm压实度不低于95%;填方0~80cm压实度不低于95%;填方80cm以下压实度不低于93%。车行道采用18×25×99cm机锯花岗岩边石,人行道与绿化带之间边石采用10×10×49.5cm机锯花岗岩条石。人行道各路口设A型坡道,人行道平直段设置B型坡道。
3.快车道路面结构:细粒式SBS改性沥青混凝土、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F)、透层沥青、水泥稳定碎石、水泥稳定碎石、级配砂砾、碾压路床。人行道结构:花岗岩板、水泥砂浆找平、混凝土、级配砂砾、碾压路床……共计54张,设计于2012年
资料包含一下内容:
设计说明、平面区域示意图、道路标准横断面图、道路路面结构图、道路平面图………路基设计表、土方总量计算表、路面材料级配曲线图、直线边石大样图、曲线边石大样图、无障碍人行步道设置图、盲道布置及大样图、交通标线详图、主要工程数量表等。
项目概况:
xx二支路南起xx大道,向西北延伸约380m左右上跨xx高速,终点接xx路,道路全长620.968m。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道Ⅱ级,设计车速30km/h,双向四车道,标准路幅宽度为26m。
本次设计道路新建路段长度为514.884m(K0+080~K0+594.884),沥青加罩面积为998m2(K0+020~K0+080)。
......
纵断面设计:
本次施工图设计与初步设计保持一致,道路全线共设四段纵坡,最大坡度为5.0%、最小坡度为0.61%,最大坡长203.134m,最小坡长98.468m,最小竖曲线半径750m。
......
横断面设计:
xx二支路为城市次干道,双向四车道,标准路幅宽度26m,具体分配如下:5m(人行道)+8m(车行道)+8m(车行道)+5m(人行道)=26m。道路车行道路拱横坡采用1.5%,人行道横坡采用2%。
......
设计于2011年,共包含CAD施工图30张,设计说明23页。
资料目录 一 设计说明 二 道路工程 1 道路位置示意图 2 道路标准横断面图 3 道路平纵缩图 4 道路平面图(一)~(四) 5 平曲线表 6 逐桩坐标表 7 道路纵断面图(一)~(二) 8 竖曲线表 9 路基典型横断面 10 土石方横断面计算图(一)~(十四) 11 土石方总量计算表(一)~(二) 12 交叉口竖向设计图 13 交叉口土石方计算图 14 路面结构图 15 软土地基处治图 16 低填浅挖路基处理图 17 有机基材护坡 18 无障碍通道设计图 19 盲道设施块材构造图 20 盲道平面布置图(一)~(二) 21 树池大样图 22 检查井加固图 23 雨水口周围路面加固图 24 管线过街路面加固图 25 薄层抗滑层大样图 26 防落网大样图 27 人行道板结构图 三 排水工程 1 主要工程材料表及图例 2 道路排水总平面图 3 道路综合管网路幅分配图 4 道路排水平面图 5 污水管道纵断面图 6 雨水管道纵断面图 7 排水检查井坐标表 8 矩形砌体污水检查井大样 9 矩形砌体雨水检查井大样 10 钢筋混凝土管满包加固大样图 11 管沟开挖及回填图 12 双箅雨水口大样图 13 沉砂井大样图 四 照明工程 1 照明设备材料表 2 道路照明标准横断面 3 照明配电箱系统图 4 道路照明平面图 5 400X400手孔井配置图 6 600X600手孔井配置图 7 路灯大样图 8 电缆管道埋设断面图 五 交通工程 1 交通工程设计说明 2 道路位置示意图 3 交通设施数量表 4 标志、标线平面布置图 5 道路标线大样图 6 机动车导向箭头大样图 7 交通、指路标志版面设计图 8 φ88单柱式交通标志杆结构设计图 9 φ165交通标志杆结构设计图 10 φ165交通标志杆结构零件图 11 φ273交通标志杆结构设计图
1.工程概况:主干道道路全长2448.449米,等级为城市主干路。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行车速度40km/h,最大纵坡7%,最小圆曲线半径300m,路面结构设计荷载:BZZ—100型标准车,荷载等级(人群):3.5KN/ m2;荷载等级(车辆):城—A级。路幅宽度24米:4m人行道+0.25m路缘带+7.5m车行道+0.5m分车带+7.5m车行道+0.25m路缘带4m人行道=24m。公交车站段路幅宽度:4m人行道+0.25m路缘带+3m公交停车港+7.5m车行道+0.5m分车带+7.5m车行道+3m公交停车港+0.25m路缘带+4m人行道=30m。全线共设5处交叉口。
2.桥梁:长67.174m、桥宽24m(4.0人行道+16.0m车行道+4.0人行道),上部结构为1×46m现浇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简支箱梁,下部结构采用桩基配重力式桥台,钻孔灌注桩(基础嵌入基岩内)。
3.雨污水:市政道路雨污水设计对给水、电力、通讯及燃气等综合管线仅考虑预留走廊位置,不做具体设计。本工程排水管道均采用管顶平接。雨水管道布置于道路东侧人行道下,雨水分段分别接入河道或南环路雨水管道。污水布置于道路西侧人行道下,污水接入南环路污水管道,最终接入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
4.照明:本工程用电负荷为三级负荷,预留广告照明和景观照明。本工程照明设备采用10/0.4kV户外箱式变电站供电,箱变进线电源就近接自城市10kV公共电网或由城市电网环网供电,三相四线制供电。道路照明采用常规低杆照明方式,灯杆对称布置在双侧道路绿化带上,灯杆选用双臂灯杆,灯具选用半截光型高压钠灯
5.设计依据:《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 ……共计118张,设计于2012年
设计依据:《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城市道路照明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CJJ89-2012 城市次干路全长1094.445m,标准路幅宽度为26m,路幅划分为:5m(人行道)+16m(车行道)+5m(人行道),设计行车速度40km/h。 电照设计范围内主要用电负荷为路灯照明,负荷等级为三级;各照明回路采用AC380/220V供电,单灯电压AC220V。设置一台路灯专用箱变,容量为100kVA。本设计采用二级电容补偿方式,除要求所有灯具均加装电容补偿外,为防止由于灯具内补偿电容损坏而造成欠补偿,再采用在变压器低压侧设置集中电容自动补偿方式为补充,功率因数补偿按1/3道路灯具末端补偿电容损坏考虑,要求补偿后功率因素COSΦ≥0.92。 照明布置: 本道路仅设计功能照明,包括车行道照明和人行道照明。采用双臂双灯沿两侧人行道布置,路灯距路缘石1米,直线标准段灯杆间距最大为30m,曲线路段(R<1000m)及加宽段加密布置。灯具选择半截光型常规路灯,防护等级不低于IP65,灯具效率不低于75%。所有灯具均采用单灯补偿,补偿后功率因数达到0.90。照明供电干线采用YJV-0.6/1kV多芯铜芯交联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缆,引至灯具的分支线采用RVV-0.5kV-3x2.5绝缘铜芯软电缆。 …… 照明控制模式及技术要求: 通过经纬仪实现定时开关控制;通过光控开关实现特殊天气和气候亮灯控制;通过上下半夜控制实现下半夜关闭部分灯具节能控制。 …… 共计14张,编制于2014年
设计依据:《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 37-2012)、《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 11-2011)
道路全长1103.89m。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道。本次道路工程设计内容为车行道、人行道及相关附属设施、拱桥、雨污水、暗涵等工程内容。道路等级:城市次干道,设计车速40Km/h。设计轴载:双轮组单轴100KN,即BZZ-100。设计使用年限: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使用年限为10年。路面设计弯沉值为29.1(0.01mm)。路基回弹模量35MPa,路基弯沉值小于279(0.01mm),压实度不小于95%(重型击实标准)。道路全线设有三处平曲线,平曲线半径均为300m。含新建一座长150m,宽19m(2m+15m+2m)三跨拱桥。全线设有5处竖曲线,最小凸曲线半径1000米,最小凹曲线半径700米,最大纵坡6.46%,最小纵坡度1.5%。
……
室外气象参数:最大冻土深度0.5米。管道工作压力0.50MPa。设计用水量:综合生活用水定额最高日为210L/(人.d),室外消火栓系统10L/S,时变化系数Kh=1.2。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
设计内容:
1、给水平面
给水管线管径为DN200。管线位于道路东侧人行道下,管中距道路边线7.0米。给水管道沿线按一定距离设置消火栓及给水甩头,并在相应位置设置阀门井、泄水井及排气井,。
2、给水纵断
根据道路设计坡度、管顶覆土、管线综合、工程管道管材类型等情况,确定不同路段给水管道纵坡。
3、管材、接口、基础、阀门、阀门井、管道支墩等
……
道路挖方段设置临时截水边沟,截留雨水排入道路设计雨水泄洪沟、现状雨水冲沟及设计雨水管道中。雨水管道管径为D=0.4~1.0m,雨水管道位于道路两侧绿篱带下,距道路边线2.0米,依据道路竖向雨水排入设计雨水泄洪沟以及规划设计雨水管道。
……
车行道路面结构自下而上为:水泥稳定碎石(含水泥5%)厚20cm、水泥稳定碎石(含水泥6%)厚20cm、沥青透层油(1.2Kg/m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厚8cm、沥青粘层油(0.5Kg/m )、SBS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C)厚4cm,路面结构总厚度为52cm。挖方路基要在路面结构层以下设20cm厚级配碎石隔水层。沥青均采用道路石油沥青。
慢行道路面结构自下而上为:水泥稳定碎石(含水泥5%)厚20cm、沥青透层油(1.2Kg/m )、中粒式沥青砼(AC-16C)厚4cm、沥青粘层油(0.5Kg/m )、彩色沥青砼(AC-10C)厚3cm。慢行道结构总厚度为27cm。
……
设计依据:《道路交通反光膜》(GBT 18833-2012);《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2012) 道路全长约7.6公里。道路标准横断面宽45米,双向6车道,设计时速50km/h。交通设计内容主要是对本次设计段的交通标志、标线、监控进行设计。交通标志是设置在道路沿线的给予交通车辆行驶以警告、禁令、指示、导向等标示的交通安全管理设施。 …… 车行道边缘线:设置于车行道两侧与路缘带之间,为宽15cm的白色实线。当机动车需要跨越边缘线时,边缘线需画成虚线,实线长200cm,间距400cm。车行道分界线:设在车行道分界处,用以分隔同向行驶的车流,白色虚线,线宽15cm,实线长200cm,间距400cm。人行横道线:设在人行过街处,为白色实线,人行横道宽度5米,线宽40cm,线净间距60cm。导向箭头:设在出口前方车行道上,尺寸采用600cm。路口导向线位黄色虚线,实线段200cm,间隔200cm,线宽15cm。指示标志:蓝色底,白色符号(反光的)。 禁令标志:红色边框,红色条,白底(反色光),黑色字体(不反色光)。在交叉口进口道(反向)设置禁止驶入标志,在部分路段设置限速标志等。 …… 共计93张,设计于2015年
设计依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1年版);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2年版);《埋地塑料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143-2010)道路全长1527.574m。路中段各交叉口进出口段均设置了拓宽段,拓宽后进出口段宽度分别为14.5m和12m。道路工程路幅:3.5m(人行道)+8.5m(车行道)+8.5m(车行道) +3.5m(人行道)=24m。道路南、北两侧分别敷设有d1200、d1000雨水管道,道路北侧还敷设有一根d400污水管道,雨、污水均排向市政大道。与另条市政道路相交路口敷设有一根B×H=1.5×2.9m的综合管沟,雨、污水均排至现状管沟中,最终排入道路东侧河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