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梁山隧道进口非煤系地段施工中出现瓦斯等有害气体,针对这一地质情况及时地调整了通风方案,并采取了有效的瓦斯处理措施
圆梁山隧道进口非煤系地段施工通风与瓦斯治理-图一
xx隧道进口监控量测方案 根据xx隧道进口端(DK133+279~+306)收敛变形与地表裂缝的观测,现隧道内一衬收敛有局部已侵入二衬,最大侵入二衬20cm,地表出现横向、纵向裂缝,最大裂缝宽度15cm,如果此种情况继续发展下去,势必危及隧道的施工安全。为此,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监控量测方案。
资料目录 目 录 第一章、工程简介 1 一、线路简介 1 二、地层岩性 1 三、水文地质 1 四、地震基本烈度及气象 1 2、气象特征 2 第二章 工程说明 2 一、施工条件 2 二、施工总体部署 3 1、施工人员配置 3 (1)、项目经理部机构 3 表2-1 管理层及各部门职责表 5 (2)、
(三)主要技术标准 1.道路等级、行车速度与行车道宽度 1)道路等级:高速公路; 2)设计行车速度:80Km/h; 3)行车道宽度:2×3.75米 2. 建筑界限 1)隧道建筑界限:行车道宽度为2×3.75米,净高5米,两侧路缘带宽为0.5米,两侧余宽为0.25米,一般路段路面横坡为2%(弯道内根据实际超高路面横坡确定),单侧设检修道宽0.75米,高于路面0.25米。 2)车行横洞建筑界限:净宽4.5米,净高5.0米。 3)人行横洞建筑界限:净宽2米,净高2.2米。 3.洞内卫生标准 隧道纵向通风时,隧道CO浓度为242ppm;烟尘允许浓度≤0.007m-1。 4.路面设计荷载 标准轴载:BZZ-100。
内容简介 XX市火车站5号出入口至省汽车站人行隧道工程通风施工图设计。本设计通风系统按半横向式通风设计,只设机械排风(兼火灾时排烟)系统,新风补充利用隧道内的负压从各出入口进行自然引风。 2 3 4
说明、隧道工程数量表、隧道(地)质平面布置图、隧道左线地质纵断面图、隧道右线地质纵断面图、隧道建筑限界及净空断面设计图、S0型衬砌构造图、隧道S2型复合支护设计图、隧道S2型钢支撑设计图、隧道S3-1复合支护设计图、隧道S3-1型钢支撑设计图、隧道S3复合支护设计图、隧道S3型复合支护钢支撑设计图、隧道S4复合支护设计图 、隧道S7型复合支护图、隧道S8、S9型复合支护构造图、隧道洞口环向钢筋构造图、隧道22米长管棚设计图、隧道S2复合式衬砌超前小导管构造图、隧道S3-1复合式衬砌超前小导管构造图、隧道S3复合式衬砌超前锚杆构造图、隧道车行及人行横洞设计图、隧道紧急停车带设计图、隧道进口洞门一般构造图、隧道出口洞门一般构造图、隧道左进口明洞开挖图、隧道右进口明洞开挖图、隧道左出口明洞开挖图、隧道右出口明洞开挖图、隧道进口成洞面支护图、隧道出口成洞面支护图、隧道洞门铭牌设计图、隧道开挖、支护设计图、隧道洞身防排水一般构造图、隧道沉降缝、施工缝防水构造图、隧道路缘(通缝式)排水沟设计图、隧道路缘排水沟沉砂井设计图、隧道洞内电缆沟设计图、隧道洞内电缆沟及盖板设计图、隧道洞内外排水及衔接设计图、隧道洞口手孔井设计图、隧道施工监控量测项目布置图、隧道水泥路面结构设计图、隧道水泥砼路面接缝布置图、隧道水泥砼路面接缝钢筋构造图、隧道进洞口转向车道设计图、隧道内部装修设计图、隧道车行横洞口衬砌配筋图、隧道灭火器预留洞室设计图、隧道消火栓预留洞室设计图
局部注浆堵水适用于灰岩段超前探水总水量小于10m /h,但个别探水孔出水量大于2m /h的情况。径向止水方案用在破碎带地段,且在地下水不影响施工安全的情况下使用。钢管(取代系统锚杆)采用外径42mm、壁厚4mm热轧无缝钢管,钢管前端呈尖锥状,尾部焊上φ6加劲箍,管壁四周钻6mm压浆孔,但尾部有1m不设压浆孔,详见钢花管大样图。全断面注浆堵水适用于超前探水孔中2/3出水且总水量大于10m /h的情况。注浆范围为隧道开挖半径的2倍,单孔注浆有效扩散半径为R=3.6m,注浆孔底中心距D=1.5R=5.4m,注浆最终压力为水压力的2~3倍。 超前探水适用于灰岩地段,利用开挖凿岩台车施工探水孔。每次探水段长7.5m,开挖5m,保留2.5m开始下一次探水。 隧道穿越小型溶洞时的工程处理图(溶洞为示意):分布于隧道顶拱上部的溶洞区域,应清除溶洞充填物,并在护拱的拱脚加设锁脚锚杆,再作回填处理(回填处理在隧道衬砌结构完成后施做)。分布于隧道侧面和底部区域的溶洞,在隧道衬砌修筑前施作。分布于隧道仰拱以下区域的溶洞用C10砼回填。 ……共计5张,设计于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