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1.*** 铁路客运专线运行速度快、技术标准高。由于路基与桥台的强度、刚度、变形、材料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不同的沉降必然会引起轨道的不平顺,给列车的运行带来严重影响。必须将沉降量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最大限度地降低路基与桥台之间的沉降差,使其实现均匀过渡,才能保证列车安全、平稳、舒适的运行。因此,在路基与桥台之间设置一定长度的过渡段是必然之需。 2.工法特点 2.1级配碎石的强度高、变形小,材料性质可靠,易控制。因此,在路基与桥台之间设置一定长度的级配碎石过渡段,是实现匀过渡的有效途径。 2.2过渡段只能在桥台完工之后进行施工,施工时工点分散,不宜形成大规模施工。 3.使用范围 本工法适用于铁路客运专线路基与桥台过渡段的基底验收与处理、桥台台背基坑回填、级配碎石的拌制、过渡段本体分层填筑、碾压养护以及过渡段后的倒梯形A、B组填料的填筑等。 4.工艺原理 高速、舒适、安全是现今铁路的发展方向,而线路的平顺和稳定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在路基与桥台连接处,由于路基与桥台的刚度差别较大,必将引起轨道的不平顺;加之它们产生的沉降不均匀,在连接处极易产生变形差。为此应在路基与横向构筑物间设置一定的过渡区域即过渡段。以使轨道结构刚度均匀变化,最大限度减小路基与构筑物的变形差,以达到保证列车安全、平稳、旅客舒适的目的。 5.施工工艺 5.1施工工艺流程 路桥过渡段的施工,按“三阶段、八流程”的作业程序组织施工。 5.1.1三阶段: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阶段 5.1.2八流程:施工准备→基地处理→台背混凝土回填→级配碎石分层填筑→摊铺整平→机械碾压→人工夯实→表面整修→检测验收
本工点属**增建二线工程,既有老车站改造,车站中心里程为K35+075,新增二线下行右侧引入,上行左侧引入,正线两股,到发线两股,较既有增加一股,股道有效长均为850m,线间距Ⅱ、4道之间为5.3m,Ⅱ、Ⅰ道之间为5.0m,Ⅰ、3道之间为5.3m,牵出线一条,磷矿专用线一条,设有408×15.2×1.1m货物站台,另增设红外线轴温探测点两处,下行机房设在K33+850,上行机房设在K35+850,两线换边拨接点,下行起点K33+890.6,终点K34+546.21。 内含施工平面图,施工步骤图,施工横道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