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高速铁路运行速度快、技术标准高,对路基的要求严格,同时对路基的沉降和平顺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铁路路基施工的要求也更加严格。由于组成线路结构物的强度、刚度、变形、材料等方面的差异很大,因此,必然会引起轨道的不平顺。为了满足列车平稳舒适且不间断的运行,必须将其不平顺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路基与桥台、路基与涵洞、路堤与路堑之间刚度的差异,沉降量的不一致,是导致线路不平顺的主要原因。在路基与横向结构物之间设置一定长度的过渡段,使轨道的刚度和变形实现均匀过渡,并最大限度地减少路基与横向结构物之间的沉降差,达到降低列车与线路的振动,减缓线路结构的变形,保证列车安全、平稳、舒适运行的目的。 二、工法特点 级配碎石的强度高、变形小,材料的性质可靠,易控制。因此,在路基与横向构筑物之间回填级配碎石,是解决线路刚度、变形均匀过渡的有效途径。由于过渡段只能在横向构筑物完工之后进行施工,所以多数施工是在横向构筑物两侧的路基填筑一定的高度之后,才进行过渡段级配碎石的回填,施工时工点分散,不宜形成大规模施工。 三、适用范围 本工法适用于高速公路、高速铁路路基与桥梁、路堤与路堑、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处的施工。
1.本图尺寸均以厘米为单位。 2.横向构造物过渡段设置在通道、涵洞与两侧路基连接处。圆管涵侧回填砂,盖板涵、拱涵侧回填砂性土。回填料应分层压实, 压实度不小于96%。涵高≥4m时,采用液压式夯实机补压3遍,涵高<4m时,采用液压式夯实机补压2遍。 3.盖板涵回填处理到盖板顶部、圆管涵回填处理至管顶以上0.5m。 4.涵台后回填料沿深度方向上回填至涵洞顶,沿涵洞轴线方向填至涵端。涵端两侧须设置1m厚以上的粘性土。 5.回填结束后,应尽快进行涵顶回填土,要求回填至原有预压标高。 6.涵顶50cm范围内进行回填时,严禁采用重型机械压实,1.50m内不允许冲击碾压。 7.台后回填时,应特别注意施工顺序、施工方法,宜采用荷重平衡法及慢速填筑的方式进行。填筑时应随时监测涵端的位移情况。 8.工程数量计入《桥头路基处理工程数量表》。 …… 共3张(2013年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