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程概况:原有xx桥主拱圈净跨径为4m,净矢高为1.88m,净矢跨比1/2.13,主拱拱圈厚0.3m;桥面铺装采用沥青混凝土;桥台为浆砌块石重力式桥台;外侧栏杆为条石护栏,内侧为波形钢护栏。根据现场调查,该桥已使用多年,病害严重,荷载等级较低,已不能满足交通运输要求。新建桥全长18m,全宽7.5m。桥跨布置为:1×8m钢筋混凝土简支实心板梁,桥台长度为2×5.0m。具体设计内容...
技术标准: 设计荷载:公路-Ⅱ级;本桥上部采用16m钢筋混凝土T梁,桥面连续,下部采用柱式墩台,钻孔灌注桩基础;桥体全长117.72米
(二)上部行车道板汽车荷载横向分配系数,跨中采用铰接板梁法理论计算,支点采用杠杆法计算。斜交板考虑角度对横向分配系数的影响。 (三)对于同一跨径、斜度及相同汽车荷载等级,中板取不同桥面宽度引起最大的横向分布系数值作为控制设计值,边板取不同桥面宽度引起的横向分布系数值作为控制设计值。 (四)运营状态下板梁按预制板、铰缝和50mm厚现浇整体化混凝土层共同参与结构受力进行设计。 (五)采用较宽而深的铰缝,铰缝内配置钢筋并与预制板的伸出钢筋绑扎在一起,在铰缝上缘将相邻板伸出的钢筋相焊接,以防铰缝开裂、渗水和板体外爬等弊病。 (六)预制板板顶面应设置U型剪力钢筋,浇筑时与顶板钢筋固定牢靠。 (七)桥面铺装:分为二层,下层为100mm现浇C40防水混凝土,上层为100mm沥青混凝土。抵抗斜板负弯矩的角隅钢筋设置在现浇防水混凝土层内。
1、工程概况
桥位于高兴镇,确定拆除老桥,修建4-13米钢筋混凝土板桥。
2、技术标准及采用规范
2.1设计荷载:汽车—20,挂车—100;
2.2桥面宽度:净7m+2X0.75m;
2.3地震烈度:Ⅶ度;
2.4设计洪水频率:1/50;
2.4设计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部标准: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01-97);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021-89);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023-85);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
《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
3、主要材料
(1)混凝土标号:桥面连续采用40号混凝土,铰缝采用30号混凝土,混凝土空心板、现浇混凝土铺装采用30号混凝土,桥台台帽、桥墩墩帽采用25号混凝土。
(2)钢筋:主筋采用Ⅱ级钢筋。
(3)支座:采用圆板式橡胶支座。
(4)伸缩缝:采用SSFB-80型毛勒伸缩缝。
(5)圬工:墩台基础采用7.5号浆砌片石;墩台身采用7.5号浆砌块石镶面,7.5号浆砌片石填心,10号砂浆勾缝;锥坡采用7.5号浆砌片石,10号砂浆勾缝。
4、设计要点
4.1上部结构为13米混凝土空心板,参照部颁标准图《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空心板上部构造》(JT/GQB002-93)。
4.2下部构造桥台为U型桥台、重力式桥墩、扩大基础,参照《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斜空心板桥下部构造》(JT/GQB013-97)。
4.3桥面横坡由三角垫层调整。
4.4本桥为四孔一联,共设SSFB-80毛勒缝两道。
4.5本桥采用桥面连续。
4.6抗震设防:在空心板两端头铰缝处设置防侧向移位的防震锚栓,并在桥台、盖梁外侧设置横向挡块。
N9钢筋与N2、N7钢筋绑扎连接,N10钢筋与N1、N7钢筋绑扎连接,在块件预制时紧贴侧模,脱模后立即扳出。 N4、N5钢筋与N1、N2、N3钢筋焊接形成骨架,骨架钢筋采用双面焊,焊缝长度不小于5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