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高速公路的设计中不可避免的会遇见高边坡防护形式选择问题。结合工程实际对滚石产生的影响因素 ,滚石运动轨迹及滚石与坡面的相互作用进行分析。建立了边坡滚石运动模型 ,采用随机概率方法对边坡滚石轨迹进行预测。结合工程实际对边坡防护方案的选择展开探讨 ,试图从山区边坡防护方案优化设计的角度降低山区公路建设造价。
山区高速公路高陡岩质边坡防护设计的工程实践-图一
1、总体图(变更-1). 2、整体标高数据图(停车广场) 3、长城岭停车区新占地图. 4、长城岭停车区断面图—B匝道侧. 5、长城岭停车区断面图—A匝道侧. 6、土方计算表—B匝道侧. 7、土方计算表—A匝道侧.
根据锚碇分块施工的特点,施工期间分块计算各块前后的基底应力;后浇段完成后,锚碇形成整体,回填土、压重、主缆拉力由锚碇整体承担。正常荷载下分以下三个工况计算基底压应力: 1.锚块、支墩基础各自施工完成 2.后浇段施工,完成回填、压重并施加恒载缆力(成桥状态) 3.常荷载最大缆力 地震力作用下分以下2个工况计算基底压应力: 4.竖向向下地震力+水平向锚后地震力+(恒载缆力-地震缆力) 5.竖向向上地震力+水平向锚前地震力+(恒载缆力+地震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