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地铁明挖法车站及盾构区间隧道施工组织设计(锚喷支护核心土法)

本资料为:某地地铁明挖法车站及盾构区间隧道施工组织设计(锚喷支护 核心土法),编制于2013年,内容详实,可供参考。

上传人: 上传时间:2019-02-13 16:40:02 文档格式:dwg 收藏数:0 页数: 1 评论数: 0 分类标签: 路桥市政 / 路桥施工设计 / 施工组织设计
详细介绍 相关推荐 内容评论
详细介绍
某地地铁明挖法车站及盾构区间隧道施工组织设计(锚喷支护核心土法)-图一

某地地铁明挖法车站及盾构区间隧道施工组织设计(锚喷支护核心土法)-图一

特别声明:本资料属于用户上传的共享下载内容,仅只用于学习不可用于商业用途,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 联系站方删除!

收藏
分享

微信扫码分享

点击分享

相关推荐
  • 某地地铁车站装修CAD设计施工图
    本图纸为某地地铁车站装修CAD设计施工图。共有21张图,其中包括平面图和详细表格。内容详尽,可供参考。
  • 地铁区间工程盾构监测文案
    xx站~xx路站区间:区间右线起讫里程为右DK13+850.785~右DK14+362.859,长511.679m。区间左线起讫里程为左DK13+850.785~左DK14+362.859,长511.390m,自xx路站始发,依次下穿xx路、xx铁路、侧穿京沪铁路,侧穿xx6层住宅区、侧穿xx供热中心最后到达xx站。单洞单线双线双区间工程,本区间有1段平面曲线,左右线曲线半径均为2000米,线间距为10.4m~16m,纵断面最大坡度为25‰,最小坡度为2‰,区间覆土最大厚度为:16.9m,最小厚度为:12.7m,本区间盾构均由xx路站始发xx站接收右线盾构率先始发,盾构管片设计采用净空5500mm,管片厚度350mm、环宽1.5m。 铁路监测由业主直接委托的北京交大建筑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进行监测有专项的监测方案,我单位监测范围不包含铁路,因此本方案不再论述对铁路的监测内容。 本区间隧道埋深在12.7-16.9m之间,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911-2013)表3.3.2的划分,确定本隧道工程的监测为二级。 本区间侧穿xx小区及xx供热中心,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911-2013)表3.3.3的划分,确定周边环境风险等级为二级。 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911-2013)表3.3.5的划分,确定本区间监测等级为二级。
  • 岛式车站地铁明挖车站主体结构施工方案
    资料概况: 本工程为地下三层岛式车站,采用明挖顺做法施工,车站设计起点里程YCK25+555.455,终点里程为YCK25+871.950。结构总长316.5m,标准段宽22.9m,扩大端宽27m,基坑埋深22.92m,覆土厚度3m。车站采用双柱三跨三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顶板、负一层板、底板与中柱、侧墙形成为一闭合框架,顶板、负一层板、底板设计为梁板体系。车站侧墙与围护结构间设置柔性外包防水层,采用复合式结构。
  • 地铁车站及盾构区间土建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车站主体结构采用明挖顺筑法施工,为单柱双跨地下二层车站(部分为双柱三跨)。可供网友参考。

  • 广州地铁盾构法区间隧道设计方暗杆
    越—三区间属于广州地铁二号线工程的的北段,由越秀公园站—火车站、火车站—三元里站两 个双孔区间隧道和两个联络通道及泵房组成。工程起于越秀区的地铁越秀公园站,向北下穿人 民北路、环市西路到达地铁广州火车站;然后,线路从地下穿过广州火车站南站房等建筑群向西 北延伸,最后下穿广花路到达地铁三元里站。 区间全长3926 单线延米,曲线半径为600m 和400m 两种。 区间纵坡均为“v”形坡,最大坡度为30 ‰,最小竖曲线半径为3000m。线路沿线地形起伏较大, 隧道最小覆土厚度为9m ,最大覆土厚度为26m。
  • [成都]地铁工程盾构隧道区间项目策划书
    本资料为[成都]地铁工程盾构隧道区间项目策划,编制于2014年7月,共48页。成都地铁7号线一期工程位于成都市区,线路沿2.5环呈环形走向,本标段为土建4标,包含三个盾构区间工程:沙河铺站~成都东客站、成都东客站~建材南站、崔家店站~万年场站区间右线,隧道起于崔家店站南端,止于沙河铺站北端。
  • 城市地铁盾构法 区间隧道的设计
    越—三区间属于广州地铁二号线工程的的北段,由越秀公园站—火车站、火车站—三元里站两个双孔区间隧道和两个联络通道及泵房组成。工程起于越秀区的地铁越秀公园站,向北下穿人民北路、环市西路到达地铁广州火车站;然后,线路从地下穿过广州火车站南站房等建筑群向西北延伸,最后下穿广花路到达地铁三元里站。 区间全长3926 单线延米,曲线半径为600m 和400m 两种。 区间纵坡均为“v”形坡,最大坡度为30 ‰,最小竖曲线半径为3000m。线路沿线地形起伏较大,隧道最小覆土厚度为9m ,最大覆土厚度为26m。
  • 城市地铁盾构法区间 隧道的设计
    越—三区间属于广州地铁二号线工程的的北段,由越秀公园站—火车站、火车站—三元里站两个双孔区间隧道和两个联络通道及泵房组成。工程起于越秀区的地铁越秀公园站,向北下穿人民北路、环市西路到达地铁广州火车站;然后,线路从地下穿过广州火车站南站房等建筑群向西北延伸,最后下穿广花路到达地铁三元里站。
  • 城市地铁盾构法区间隧道的设计施组
    越—三区间属于广州地铁二号线工程的的北段,由越秀公园站—火车站、火车站—三元里站两个双孔区间隧道和两个联络通道及泵房组成。工程起于越秀区的地铁越秀公园站,向北下穿人民北路、环市西路到达地铁广州火车站;然后,线路从地下穿过广州火车站南站房等建筑群向西北延伸,最后下穿广花路到达地铁三元里站。 区间全长3926 单线延米,曲线半径为600m 和400m 两种。 区间纵坡均为“v”形坡,最大坡度为30 ‰,最小竖曲线半径为3000m。线路沿线地形起伏较大,隧道最小覆土厚度为9m ,最大覆土厚度为26m。
  • 盾构区间隧道施工组织设计
    北京城区位于永定河冲洪积扇脊部,地下直径线则是斜穿这个扇形的一部分,地表自西向东平缓倾斜,由海拔49.8m,降至海拔43.0m。
  • 某地地铁车站设计装修规划方案施工图
    本图纸为:某地地铁车站设计装修规划方案施工图。内容包括:地下三层(站台层)平面图、地下二层(站厅层)平面图、地下一层(商业层)平面图等。内容详实,可供参考。
  • [湖北]地铁明挖区间围护结构及土方开挖施工组织设计
    本区间北端为空地,南端为规划XX园文化休闲广场,现状为空地、水塘;中间穿越XX园住宅小区11区与12区间道路,道路两侧主要为5~7层砼框架结构住宅楼。11小区住宅楼距离基坑边约17m,12小区住宅楼距离基坑边约11.5m,区间还穿越XX园内环北路和中环北路。
  • 南京某地铁区间车站部分结构施工图
    该图纸为南京某地铁区间车站部分结构施工图,图纸包括:各层结构平面布置图,车站地质纵剖面图,车站结构横断面图等。
  • [浙江]含半盖挖顺筑法换乘站盾构区间改建板桥地铁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本资料为:[浙江]含半盖挖顺筑法换乘站盾构区间改建板桥地铁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可供参考。
  • 地铁明挖深基坑工程防汛物资清单
    本文档为地铁明挖深基坑工程防汛物资清单。内容有防汛物资清单。内容详尽,可供参考。
  • 地铁明挖结构细部构造防水施工工法
    本工法主要是针对北京地铁车站施工缝、变形缝、后浇带、穿墙管、埋设件等细部构造的防水施工,其他城市的地铁细部构造防水可以参照。 【目录】 1前言 2适用范围 3 工艺原理 4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5材料与设备 6质量控制 7安全措施 8 环保与文明施工 9效益分析 10应用实例
  • 某地地铁盾构管片配筋设计图(浅埋)
    本图为盾构隧道半径为6.2m的管片浅埋配筋设计图,含管片的细部设计图及配筋图。
  • 地铁车站PBA洞桩法车站结构设计
    该设计为大连地铁1号线医大二院站暗挖车站结构设计。设计主要包括五个部分:工法和方案的选择、车站建筑设计、车站结构设计、车站支护和开挖设计、施工组织设计。
  • 南京某地铁车站盖挖逆作法关键技术
    高灵敏度、低渗透性、饱和、软流塑的软弱地层中采用盖挖逆作法修筑大型地铁车站,对于确保工程精度、防水质量等难度较大。本文介绍丁南京地铁一号线新街口站盖挖逆作法关键技术,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工程经验。
  • 某地区-地铁区间盾构管片通用图纸
    这是某地区-地铁区间盾构管片通用图纸。包括:钢筋混凝土衬砌结构设计总说明、衬砌圆环[P]构造图、封顶块(F)模板图、邻接块(L1)模板图、邻接块(L2)模板图、标准块(B1)模板图、标准块(B2)模板图、标准块(B3)模板图、环向螺栓(纵向螺栓)、环向螺栓螺母(纵向螺栓螺母)、预埋件。 补充说明:该工程结构安全等级按一级考虑。结构按7°抗震设防。结构设计按6级人防抗力标准验算。设计使用年限:100年。钢筋混凝土结构允许裂缝开展,但裂缝宽度≤0.2mm。结构运营阶段抗浮安全系数≥1.1。
  • 城市地铁盾构法区间隧道的设计方案
    越—三区间属于广州地铁二号线工程的的北段,由越秀公园站—火车站、火车站—三元里站两 个双孔区间隧道和两个联络通道及泵房组成。工程起于越秀区的地铁越秀公园站,向北下穿人 民北路、环市西路到达地铁广州火车站;然后,线路从地下穿过广州火车站南站房等建筑群向西 北延伸,最后下穿广花路到达地铁三元里站。
  • 某地地铁4号线一期工程车站总平面图
    成都地铁4号线一期工程施工图设计 地铁是铁路运输的一种形式,指在地下运行为主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即“地下铁道”或“地下铁”(Subway、tube、underground)的简称;许多此类系统为了配合修筑的环境,并考量建造及营运成本,可能会在城市中心以外地区转成地面或高架路段。地铁是涵盖了城市地区各种地下与地上的路权专有、高密度、高运量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Metro),中国台湾地铁称之为“捷运”(Rapid transit)。
  • 地铁区间盾构管片通用图纸
    某地区地铁区间盾构管片通用图纸。构圆环,三种管片的配筋,大样,结构图,及接头详图,基本包含了盾构隧道设计的全部图纸
  • 天津地铁盾构区间施工组织设计
    天津地铁盾构区间施工组织设计,内容详实,可供参考。
  • 地铁区间工程盾构监测方案
    xx站~xx路站区间:区间右线起讫里程为右DK13+850.785~右DK14+362.859,长511.679m。区间左线起讫里程为左DK13+850.785~左DK14+362.859,长511.390m,自xx路站始发,依次下穿xx路、xx铁路、侧穿京沪铁路,侧穿xx6层住宅区、侧穿xx供热中心最后到达xx站。单洞单线双线双区间工程,本区间有1段平面曲线,左右线曲线半径均为2000米,线间距为10.4m~16m,纵断面最大坡度为25‰,最小坡度为2‰,区间覆土最大厚度为:16.9m,最小厚度为:12.7m,本区间盾构均由xx路站始发xx站接收右线盾构率先始发,盾构管片设计采用净空5500mm,管片厚度350mm、环宽1.5m。 铁路监测由业主直接委托的北京交大建筑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进行监测有专项的监测方案,我单位监测范围不包含铁路,因此本方案不再论述对铁路的监测内容。 本区间隧道埋深在12.7-16.9m之间,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911-2013)表3.3.2的划分,确定本隧道工程的监测为二级。 本区间侧穿xx小区及xx供热中心,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911-2013)表3.3.3的划分,确定周边环境风险等级为二级。 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911-2013)表3.3.5的划分,确定本区间监测等级为二级。
  • 地铁区间盾构始发掘进方案
    本区间线路始于XX站南端。线路自XX站出站后,沿1234向西南延伸,侧穿汀州会馆(控保)、新民桥,下穿山塘河,之后依次下穿玉涵堂(市保)、众安弄、宝德里、求笺弄等大片1~6层建筑群到达广济路,经过锦江之星大酒店、留园路6层居民楼后下穿上塘河,最后到达XX站。线路总体为西南走向。区间共采用2段半径分别为400m、450m的曲线。区间设计分界详见表1-1,左右线总长1406.750m。区间处设置联络通道与废水泵房。本区间采用盾构法施工,在右DK15+296.118(左DK15+298.659)联络通道(与泵房合建)1处。联络通道采用矿山法施工。
  • 某市地铁盾构区间供电组织
    施工范围:隧道盾构工程; 某区间始于,区间设计起止里程为ZK8+718.072(YK8+718.072)~ZK10+191.632(YK10+188.850),区间左线长1473.560m(右线长1470.778m)。
  • 某地铁某区间重叠隧道施工
    内容简介 1 工程概况 某区间隧道从某站出站后,以不太明显的“S”线型接入某站。受沿线建(构) 筑物的限制,2 号竖井以东采用单洞双层隧道,经2 号竖井进行结构变换后,往西约160 m 为上下重叠及过渡单洞分建隧道,以后两洞逐步展开为左右线平面平行单洞分建隧道进入某站。 1. 1 周边环境双洞重叠隧道从2 号竖井开始沿解放路先后穿越笔架山渠、宝安路,在地王大厦北侧展开成平行隧道。线路两侧高楼林立, 地下各种管道、管线分布复杂,其中难度最大的是穿越宽16 m 、高6. 0 m 的笔架山大型排污渠,污水渠底板距隧顶最薄处仅为1.4 m 。 1. 2 工程地质 重叠隧道从竖井开始前60 m~70 m 原生地貌为海冲积平原,上覆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砾砂层,砾质粘性土,下伏燕山期微风化花岗岩。重叠隧道过渡段原生地貌为台地,上覆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砾质粘性土,下伏燕山期全风化花岗岩。 1. 3 水文地质重叠隧道所处地段地下水基本特征是:地下水位高,水源补给丰富,土层渗透系数大。 2 重叠隧道工程特点 1) 隧道结构形式特殊,埋深浅,自成拱能力差,施工难度大; 2) 爆破震动速度控制较严;
  • 地铁车站盖挖逆作法施工工法
    资料目录 1、施工环境分析 2、施工方案选择 2.1方案思路 方案一:采用明挖法完成车站主体结构施工 方案二:采用盖挖逆筑法为主、明挖法为辅进行车站主体结构施工 浏览详细目录>> 内容简介 地铁车站全长217.4m,标准段宽度18.7m,为地下两层9m无柱岛式站台车站,位于XX路步行街与XX路交叉处的北侧。顺XX路步行街南北向布置。 …… 采用明挖法完成车站主体结构施工 第一步:基坑围护结构施工 ○1施工准备 ○2施做地下连续墙 ○3施工横向钢筋砼支撑、冠梁 第二步:基坑开挖施工 ○1开挖至第一道支撑指定位置时,及时架设支撑 ○2继续向下进行基坑开挖,并及时架设钢筋砼支撑,直至最终基坑面 第三步:底板结构施工 …… 共计14页
  • 【全国】地铁明挖车站防水施工质量控制
    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由三层异质薄膜材料复合而成:一层主体卷材(合成高分子薄膜)、一层塑性凝胶状缓冲结合层、一层耐候性涂层。
  • 某地铁车站盖挖逆作法施工技术方案
    XX路车站位于XX道路面下,与XX路斜交,车站沿XX道东西走向。由于XX路路口交通繁忙,地下管线埋设繁多,出于此种情况考虑在XX路路口采用盖挖逆作法、土膜施工工艺。根据设计规范要求盖挖法施工长度为8米,里程为DK11+263.7~DK11+271.7。本施工段钢管柱基础采用桩机钻孔施工,主要关键工序为钢管柱的定位、浇筑钢管柱内混凝土、浇筑顶板混凝土、及土膜施工工艺。在本施工段的两侧进行挖土施工。
  • 盾构区间隧道防水施工方法
    内容简介 1主要防水措施 衬砌防水措施有:管片混凝土自防水;管片接缝设弹性密封垫防水;螺栓孔防水;嵌缝密封;隧道与车站、旁通道接头防水。 2防水材料的技术性能 1)衬砌混凝土管片结构自防水 在管片生产中,通过合理的配合比设计、规范的材料选购、严格的生产控制和检测等措施来确保管片的抗渗性能。 本工程衬砌混凝土采用强度为C50的高强砼,其抗渗等级1.0MPa。管片的抗渗和检漏标准:在0.8MPa水压力作用下,恒压3小时,渗透深度小于5cm。 管片在预制厂制作时防水检查和检测的内容主要有:砼的抗渗强度报告、管片检漏试验报告、管片砼的外观检查、管片成环拼装精度、单块管片成型精度。管片的外观检查除一般要求内实外光外,尤其是检查嵌缝条槽口处砼的外观:有否气孔及小蜂窝现象。 3防水施工及主要技术措施 1)管片防水质量及主要技术措施 ⑴管片结构混凝土的抗渗等级为1.0MPa,混凝土采用高效减水剂、高活性微矿粉掺料,选择合理的拌和物配合比参数,配制以抗裂、耐久为重点的高性能混凝土。每60环管片做一组圆柱体的抗渗试验。 ⑵在试生产100环管片内每天生产的管片任选10%进行单块检漏试验。衬砌管片生产正常后,每生产100片管片任选3片按要求进行单块检漏试验,并且符合单块检漏标准。 将养护龄期>28天的管片吊放在检漏台上就位后,在管片内弧面铺上橡皮,上好夹具,先用手动板手初步拧紧螺帽,再用气动板手由中间向两端对称拧紧螺帽,气动分二次拧紧螺帽,第一次拧紧60%,第二次拧足,使管片和检漏台上的橡胶接缝处在整个试验阶段密贴不渗水。
  • 地铁明挖通道计算程序第二版
    个人觉得地铁通道比较单一,计算简单。可以设计个通用程序,于是利用AutoCAd和SAP2000的API做了一个, 请大家指点,提些意见。 主要功能是: 1)输入参数,生成SAP2k(SAP2000V14格式)文件并计算。 2)提取计算结果,生成计算书(Word2007格式)
  • 地铁明挖基坑玻璃纤维筋桩施工工法
    在城市地铁地下连续墙的盾构机进洞位置采用GFRP 筋代替钢筋,在盾构机进洞时可以直接切削围护墙掘进,从而避免了事前切断钢筋与凿除洞门的工作。这样不仅简化了施工工艺、加快了施工进度、减少施工风险,又减少了围护墙前地层加固范围和降低地层与围护墙间的止水要求,还节约了成本,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 关于地铁谈盾构隧道施工的浅析
    广州市轨道交通三号线[天~华]区间盾构工程分为两个区间(天河客运站~五山站区间以及五山站~华师站区间),主要由两条圆形盾构隧道为主组成,双线长6259.615m
  • 某地地铁车站结构配筋结构设计图纸
    本图纸为某地地铁车站结构配筋结构设计图纸,其中包含梁结构配筋图、板结构配筋图、柱结构配筋图、内衬墙配筋图、,内容详实,仅供参考。
  • 地铁地下盾构区间隧道设计图51张(2016年设计)
    地铁地下盾构区间隧道设计图51张(2016年设计),可供参考。
  • 地铁区间隧道ZTE6250土压平衡盾构机盾构始发方案
    xx至xx高速公路xx段起点桩号XX8+000,终点桩号XX11+100,路线全长3.1公里,本标段设置互通式立交1处,分离式立交1处,通道1座。xx枢纽互通起点桩号XX8+080,终点桩号XX9+850。 本立交采用主线上跨xx道,位于于xx县xx镇xx村,与Xxx道相交,本互通枢纽主线、C匝道分别上跨xx道公路。主线桥交叉桩号XX9+544.098,C匝道桥交叉桩号CXX0+275.2。
  • [安徽]地铁区间隧道ZTE6250土压平衡盾构机盾构始
    XX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二期工程由XX站至XX大道站,线路长约24.65km,其中地下线23.65km,地面线1km。一期工程共设车站22座,全部为地下站。 XX路站~XX路站区间为盾构区间,区间线路沿规划庐州大道向南敷设,区间沿线以荒地和水稻田为主,线路下穿规划岷江路及规划徐河,本区间上方无管线。本区间隧道为两条单洞单线圆形隧道,均采用盾构法施工,区间线间距为由北向南由12m渐变至15m;区间最大纵坡25.007‰,最小纵坡2‰;区间设计起讫里程右线:K25+421.529~K25+738.600,左线:K25+421.500~K25+738.600,区间线路长度右线317.071m,左线317.050m,不设置联络通道;隧道穿过土层主要为粘土②层、粘土③层;右线盾构区间在XX路站始发掘进至XX路站,于站内调头后始发掘进左线盾构区间至XX路站,然后吊出。 XX路站~XX路站区间为盾构区间,区间线路沿规划庐州大道向南敷设,区间沿线以荒地和水稻田为主,线路下穿规划XX路、规划XX江路及规划XX路,本区间上方无管线。本区间隧道为两条单洞单线圆形隧道,均采用盾构法施工,区间线间距为15m;区间最大纵坡6‰,最小纵坡2‰;区间设计起讫里程左、右线:K25+926.000~K26+508.911,区间线路长582.911m,不设置联络通道;隧道穿过土层主要为粘土③层;右线盾构区间在XX路站始发掘进至XX路站,于站内调头后始发掘进左线盾构区间至XX路站,然后盾构转运至XX路站右线小里程端头井处。 盾构衬砌采用C50钢筋混凝土预制管片拼装而成,每环管片由3块标准块、2块邻接块及1块封顶块组成。管片采用错缝拼装。管片内径为Φ5400mm,厚度300mm,管片外径为Φ6000mm,每环管片宽度1.5m。衬砌内弧面,在隧道贯通后按设计要求作嵌缝、抹孔等防水处理。
点击查看更多
全部评论 我要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