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江大桥病害及承载能力评估

贵州乌江大桥是国内首次采用预应力钢纤维混凝土(P.F.C)主梁建造的吊拉结构组合桥。结合乌江大桥运营期间的病害调查和检测结果,采用有限元计算分析方法对该桥主要构件的承载能力及工作性能进行评估,初步分析病害成因并给出初步的建议措施。

上传人: 上传时间:2015-05-14 10:18:59 文档格式:zip 收藏数:0 页数: 4 评论数: 0 分类标签: 建筑设计 / 中国古建 / 仿古建筑
详细介绍 相关推荐 内容评论
详细介绍
乌江大桥病害及承载能力评估-图一

乌江大桥病害及承载能力评估-图一

特别声明:本资料属于用户上传的共享下载内容,仅只用于学习不可用于商业用途,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 联系站方删除!

收藏
分享

微信扫码分享

点击分享

相关推荐
  • 大跨变截面悬链线双曲拱桥加固承载能力分析
    大跨变截面悬链线双曲拱桥加固承载能力分析,内容详细丰富,可供网友参考下载。
  • 混凝土结构截面配筋、承载能力计算、变形验算的小 工具。
    《易工截面设计工具箱》主要依据《水运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JTS 151-2011) 及相关行业配套规范编制,应用于混凝土结构截面配筋、承载能力计算、变形验算的小 工具。
  • 纵向加劲肋对钢梁腹板弹塑性屈曲承载能力影响的研究
    对工字钢梁腹板在纯弯作用下的弹塑性屈曲承载能力进行了理论计算和试验研究,并进行了对比舟析,着重研究了纵向如劲肋对腹板屈曲系数的影响 对现行(钢结构设计规规)(GBJ17—88)的有关条款进行了讨论
  • 复合发泡钢筋混凝土楼板设计及承载能力试验研究
    加气混凝土质量轻,普通水泥砂浆抗压性能好,通过对复合发泡钢筋混凝土楼板试验加载以及理论验证,对测得的复合发泡钢筋混凝土楼板承载力和跨中挠度等试验结果与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种形式楼板在结合两种材料特点的同时,拥有一定的强度和安全储备,并且弥补了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和预应力多孔板保温性能差等缺点,如果理论成熟后将该形式楼板实际应用,复合发泡钢筋混凝土楼板由于具有自重轻、保温性能好、强度可靠和综合造价低等显著优点,将会有长远的经济效益。
  • 某地区桥涵表49 地基承载能力自检表详细文档
    本资料为:某地区桥涵表49 地基承载能力自检表详细文档,资料内容包括:专业公式,计算表格,思维导图等多种形式,文档符合标准,资料可靠,内容丰富,思路详细,可供参考。
  • PHC管桩有效预应力、允许承载能力等的计算方法
    本文为PHC管桩有效预应力、允许承载能力、抗裂弯矩、极限弯矩、抗剪和抗拉强度理论计算方法,内容详细,可供参考。
  • 第53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临时看台承载能力试验研究
    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是一种新型的脚手架结构体系, 可用作临时看台。对其设计和施工, 目前还没有相应的国家标准或企业标准。
  • 大跨度缩口型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纵向抗剪承载能力试验研究
    对10个大跨度缩口型组合板试件进行纵向抗剪性能试验,研究了端部锚固条件、组合板截面高度、压型钢板厚度及板底附加受拉钢筋等因素对组合板试件的受力性能及破坏形态的影响。研究表明:大跨度缩口型无端部锚固组合板在外荷载作用下多发生延性纵向剪切破坏,而端部锚固组合板则发生弯曲破坏或延性纵向剪切破坏;增加组合楼板的厚度、提高压型钢板厚度及板底布置附加受拉钢筋等措施均能提高组合楼板的承载能力,有效改善压型钢板与混凝土界面的相互作用。
  • 如何评估叠螺机厂家的技术能力
    叠螺机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的污泥脱水设备,已经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化工、食品加工等多个领域。
  • 乌江特大桥液压自爬模技术应用
    乌江特大桥是思南至剑河高速公路重难点工程之一,位于思南县鹦鹉溪镇双龙村境内,两岸地形陡峭,桥位区地形起较大,斜坡自然坡度为10°~50°,呈“V”形河谷。乌江特大桥分幅布置,左线桥孔跨布置为:(3×30)+(4×30)+(4×30)+(116+220+116)+(4×30)+(4×30)+(3×30)m,全长1157.0m;右线桥孔跨布置为:(3×30)+(4×30)+(116+220+116)+(4×30)+(4×30)+(4×30)m,全长1010.0m。其中主桥主墩基础采用12根桩径2.5m的钻孔灌注桩,承台厚5m,墩身采用双肢等截面矩形空心墩,主桥上部结构采用116+220+116m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箱梁;主引桥间过渡墩基础为双排4根直径1.8m的钻孔灌注桩,承台厚3m,墩身采用等截面矩形空心墩;引桥桥墩根据墩高不同分别采用圆形双柱式墩和矩形实心墩,圆形双柱式墩柱径分别为1.6m、1.8m,桩径1.8m、2.0m,基础为单排钻孔灌注桩,矩形实心墩桩径1.8m,基础为双排钻孔灌注桩,引桥采用预应力混凝土30mT梁,先简支后结构连续。
  • 新会市虎坑大桥软基病害检测
    通过对新会市虎坑大桥墩柱倾斜、支座剪切破坏、桥面横移等病害的检测,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认为病害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在设计和施工期间对软土地基的危害认识不足所致,就此提出了处理和解决的建议,为软土地基上修建桥梁及桥梁养护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 [贵州]大桥工程安全风险评估
    5、施工组织方案 5.1、人工挖孔灌注桩 根据施工设计图纸,结合施工现场实际地形、地质情况,桩基长度在15m以下且桩基成孔满足国家安全作业规范、规定的前提下,采用人工挖孔,桩基长度在15m以上,采用机械钻孔,或采用先人工挖孔后再进行机械钻孔………… 人工挖孔施工顺序:平整场地、测量放样、施工降水、开挖掘进、孔内排水、护壁支模、钢筋笼制作及就位、砼灌注………… 明挖基础及桩基承台基础开挖采用放坡明挖施工,在桩基施工前先进行开挖。人工爆坡开挖,挖掘机为主、人工辅助成型。根据土质情况和开挖深度确定放坡坡度,施工时在基坑四周做好地面排水沟,基坑内设集水井、采用污水泵排水。桩基承台基础开挖完毕后,用风镐凿除桩头砼,整形桩头钢筋,然后绑扎承台钢筋。墩身主筋在承台内埋设准确且固定牢固。钢筋在现场集中制作,人工绑扎。基础及承台模板采用组合钢模板。钢筋集中制作,人工现场绑扎。砼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分层灌注………… 桥梁墩身结构形式:双柱式墩和双肢薄壁墩、矩形空心墩以及矩形实心墩,桥台为重力式桥台、实体桥台、U形桥台。柱式墩(墩身小于30米)墩身较低,采用大块钢模板一次整体浇筑成型,混凝土通过泵送入模或吊装入模,墩身模板和钢筋采用汽车起重机垂直吊装作业。双肢薄壁墩、矩形空心墩以及矩形实心墩,采用塔吊或吊车+滑模施工工艺
  • 乌江河某大桥箱梁施工方案
    xxxx大桥位于遵义市xx县与铜仁市xx县交界处,跨越乌江,起讫里程为K0+000.00~K0+271.00,全长271m。
  • 乌江特大桥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乌江特大桥是思南至剑河高速公路重难点工程之一,位于思南县鹦鹉溪镇双龙村境内,两岸地形陡峭,桥位区地形起较大,斜坡自然坡度为10°~50°,呈“V”形河谷。乌江特大桥分幅布置,左线桥孔跨布置为:(3×30)+(4×30)+(4×30)+(116+220+116)+(4×30)+(4×30)+(3×30)m,全长1157.0m;右线桥孔跨布置为:(3×30)+(4×30)+(116+220+116)+(4×30)+(4×30)+(4×30)m,全长1010.0m。其中主桥主墩基础采用12根桩径2.5m的钻孔灌注桩,承台厚5m,墩身采用双肢等截面矩形空心墩,主桥上部结构采用116+220+116m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箱梁;主引桥间过渡墩基础为双排4根直径1.8m的钻孔灌注桩,承台厚3m,墩身采用等截面矩形空心墩;引桥桥墩根据墩高不同分别采用圆形双柱式墩和矩形实心墩,圆形双柱式墩柱径分别为1.6m、1.8m,桩径1.8m、2.0m,基础为单排钻孔灌注桩,矩形实心墩桩径1.8m,基础为双排钻孔灌注桩,引桥采用预应力混凝土30mT梁,先简支后结构连续。
  • 乌江特大桥承台施工技术方案
    思南至剑河高速公路是《贵州省骨架公路网规划》“678”网中第2纵——沿河至榕江高速公路的中间路段,起于思南,与杭瑞线思南至遵义高速公路相接,终于剑河,与沪昆线三穗至凯里高速公路相接,全长152.74km,设计时速80km/h,路基宽21.5m,双向四车道。是贵州境内纵贯铜仁、黔东南自治州的南北向交通通道,是贵州东部地区北上重庆、南下珠江三角洲、北部湾经济区的重要南北向交通大动脉。本项目连接思南、石阡、镇远和剑河四县,其建设对于带动沿线资源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推进城镇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以列入贵州省“县县通高速省高近期重点建设项目”。 本标段为第2合同段,起讫里程桩号为K10+250~K18+000,管段全长8.008km。本合同段路线从隧道出口岁湾处起,自西北向东南跨乌江后,沿山坡展线跨清渡河,
  • 乌江特大桥承台施工技术文案
    2.1工程地理位置 思南至剑河高速公路是《贵州省骨架公路网规划》“678”网中第2纵——沿河至榕江高速公路的中间路段,起于思南,与杭瑞线思南至遵义高速公路相接,终于剑河,与沪昆线三穗至凯里高速公路相接,全长152.74km,设计时速80km/h,路基宽21.5m,双向四车道。是贵州境内纵贯铜仁、黔东南自治州的南北向交通通道,是贵州东部地区北上重庆、南下珠江三角洲、北部湾经济区的重要南北向交通大动脉。本项目连接思南、石阡、镇远和剑河四县,其建设对于带动沿线资源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推进城镇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以列入贵州省“县县通高速省高近期重点建设项目”。 本标段为第2合同段,起讫里程桩号为K10+250~K18+000,管段全长8.008km。本合同段路线从隧道出口岁湾处起,自西北向东南跨乌江后,沿山坡展线跨清渡河,后沿山坡台地布设前行,本合同段终点鱼溪沟,具体分布情况见下图: 图一、思剑至剑河高速公路2标工程平面规划图 2.2施工环境概况 2.2.1地形地貌环境 路线所经地带处于武陵山山脉西南缘,主要为丘陵和中低山地貌,地势总体北部低,南部高,最大标高1212m,一般标高500~900m,相对高差一般60~140m,山体走向整体多为北东向和北北冻向,基岩大多裸露,植被不发育。 2.2.2水文环境 项目所在区域河流属山区雨源河流,沿线水系较发育,较大的常年性地表水体主要为乌江、舞阳河、清水河等河流及其支流等水体,地表河河谷深切,河床狭窄,落差大。夏季河流水量充沛,秋冬季河流水量锐减,部分河床暴露,沿线浅变质砂岩、板岩及砂岩地层含裂隙水,灰岩地层分布岩溶裂隙水,乌江、舞阳河、清水河及其支流第四系冲、洪积层分布孔隙水。 2.2.3气象环境 本区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气温与所处地理位置及海拔高度有密切相关,年平均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而有所变化,各地年均气温16.7~17.2摄氏度,历年极高气温39.1摄氏度,极低气温-8.1摄氏度,历年平均日照1116.9h,历年最大积雪深度18cm。 2.2.4地质地震环境 路线地段大部分有基岩出露,沿线出露地层从新到老依次有:第四系、三叠系、二叠系、志留系、奥陶系、寒武系、震旦系、元古界板溪群等地层。其中以寒武系、三叠系最发育,其次为元古界板溪群。第四系为冲、洪积层和残积层,主要为高~低液限粘土、粉土和砂乐石层及碎石土,沿线均有分布,厚度不大,三叠系为碳酸盐岩和沉积碎屑岩,主要是白云岩、灰岩及粉砂质泥岩,红砂岩,另外零星分布有二叠系白云岩、灰岩及粉砂质泥岩夹煤层。受区域地层岩性条件、构造条件、地形条件以及气象水文地质条件的综合影响,区内不良地质现象目前查明主要有岩溶、危岩崩塌、三间软土、顺层滑坡等及人类活动可能诱发崩塌、滑坡、采空区等。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2001),路线所经地域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0.35s,对应于原基本烈度小于VI度区。 2.3主要施工技术参数(表) 承台统计表 序号 工程名称 型号 数量(个) 备注 1 乌江特大桥 7×7×3 6 9×8.2×3 4 22.4×15.8×5 4 承台主要工程数量 序号 工程项目 单位 乌江特大桥 备注 1 C30混凝土 m3 8846 2 HRB335钢筋 kg 970858.8 3 φ6/φ12带肋钢筋 kg 16270.6 4 Q235B钢管 kg 6823.2
  • 《船舶溢油应急能力评估导则》(JT∕T877-2013)
    本资料为:《船舶溢油应急能力评估导则》(JT∕T877-2013),内容详实,可供参考。
  • 某大桥主桥2#墩承台病害的维修加固
    内容简介 某大桥主桥为(65+125+180+110)m不对称的四孔连续刚构,主桥箱梁采用单箱单室断面,箱梁顶板宽15.14m,底板宽8m,主跨根部梁高10m,跨中梁高3m。主桥下部结构采用薄壁墩身,钻孔灌注桩基础,为防止船舶偶然撞击,两主墩采用双层钢壳围堰(内填混凝土)构成防撞安全岛。桥梁终止收费后车流量骤增,加剧了桥梁结构部件的损伤和局部破坏。经检测单位联合检查,发现桥墩、承台均有不同程度的裂缝,尤其主桥2#墩承台在承台底与封底混凝土交接处,四周已有多处空洞、蜂窝及麻面,严重的还有钢筋外露、锈蚀严重、个别钢筋折断、钢筋骨架局部损坏等病害。
  • 乌江特大桥上部结构施工方案
    主桥上部结构为98m+180m+98m连续刚构,共计21个对称悬浇节段,其边跨节段布置为:15m/2+5×3.5m+7×4m+8×4.5m+2.0m+6.68m。顶宽10.625m,底宽6m,0#块箱梁高度为11.5m,长15m,中跨跨中及现浇段梁高为4.0m,顶板厚28cm,腹板厚由跨中处的55cm变到支点处的80cm,底板厚度由跨中处的30cm变到支点处的120cm,箱梁设计为纵、横、竖三向预应力体系,全桥共计4个边跨合拢段,2个中跨合拢段,合拢段长度均为2m,高度4.0m,每边跨现浇段长6.68m。箱梁梁高H和底板厚度D均按1.6次抛物线变化,变化范围为01-21号节点,箱梁顶面设2.0%的横坡,箱梁底面平置,梁端每个底板及两侧腹板设2个直径为10cm的通气孔,箱梁悬臂边缘10cm处设有半径为1.5cm的滴水槽。 主桥上部构造按预应力混凝土设计,采用三向预应力,纵、横向预应力采用国家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 5224-2003)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箱梁纵向、横向钢束每股均为直径15.2mm;竖向预应力采用精扎螺纹钢筋和预应力钢绞线。纵向预应力束管道采用预埋塑料波纹管成孔,真空辅助吸浆工艺。
  • 碚东大桥、及乌江菱形及桁架挂篮设计图
    本图为悬臂浇筑用挂篮设计详图,含菱形挂篮及桁架式挂篮,内容齐全。
  • 乌江特大桥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文案
    乌江特大桥是思南至剑河高速公路重难点工程之一,位于思南县鹦鹉溪镇双龙村境内,两岸地形陡峭,桥位区地形起较大,斜坡自然坡度为10°~50°,呈“V”形河谷。乌江特大桥分幅布置,左线桥孔跨布置为:(3×30)+(4×30)+(4×30)+(116+220+116)+(4×30)+(4×30)+(3×30)m,全长1157.0m;右线桥孔跨布置为:(3×30)+(4×30)+(116+220+116)+(4×30)+(4×30)+(4×30)m,全长1010.0m。其中主桥主墩基础采用12根桩径2.5m的钻孔灌注桩,承台厚5m,墩身采用双肢等截面矩形空心墩,主桥上部结构采用116+220+116m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箱梁;主引桥间过渡墩基础为双排4根直径1.8m的钻孔灌注桩,承台厚3m,墩身采用等截面矩形空心墩;引桥桥墩根据墩高不同分别采用圆形双柱式墩和矩形实心墩,圆形双柱式墩柱径分别为1.6m、1.8m,桩径1.8m、2.0m,基础为单排钻孔灌注桩,矩形实心墩桩径1.8m,基础为双排钻孔灌注桩,引桥采用预应力混凝土30mT梁,先简支后结构连续。
  • 某特大桥的结构病害检测与维修加固方案
    旧桥加固技术是一门新的课题。目前,我国公路、铁路交通事业蒸蒸日上,不少高速公路已建成投入运营中,还有不少正在建设的高速公路和其它等级的公路也即将建成投入运营。但是,由于施工质量和桥梁设计等方面的原因,使得桥梁的检测和加固成为必要,更因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所修建的不少旧桥,由于受到当时的设计、材料、施工等方面的影响和局限,先天不足,加上不能适应目前交通量的迅猛增长,使得旧桥的检测和加固技术显得非常迫切。近年来,旧桥加固工程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的公路危桥约有4000余座,但至今未看到专门的桥梁加固规范。
  • 三岸邕江大桥吊杆的早期病害与养护.pdf
    三岸邕江大桥吊杆的早期病害与养护.pdf,内容详细丰富,可供网友参考下载。
  • 温州某大桥病害处治工程投标文件
    xx大桥为xx高速公路的组成部分,包括北航道桥、七都高架桥、南航道桥。 自运营多年以来,xx大桥北航道引桥和南航道引桥(主要为空心板梁)出现了桥面纵横向开裂,空心板纵向开裂,个别桥墩破损严重,支座脱空等影响桥梁使用耐久性的病害和问题,需要进行维修加固。
  • 乌江特大桥上部结构 施工方案
    主桥上部结构为98m+180m+98m连续刚构,共计21个对称悬浇节段,其边跨节段布置为:15m/2+5×3.5m+7×4m+8×4.5m+2.0m+6.68m。顶宽10.625m,底宽6m,0#块箱梁高度为11.5m,长15m,中跨跨中及现浇段梁高为4.0m,顶板厚28cm,腹板厚由跨中处的55cm变到支点处的80cm,底板厚度由跨中处的30cm变到支点处的120cm,箱梁设计为纵、横、竖三向预应力体系,全桥共计4个边跨合拢段,2个中跨合拢段,合拢段长度均为2m,高度4.0m,每边跨现浇段长6.68m。箱梁梁高H和底板厚度D均按1.6次抛物线变化,变化范围为01-21号节点,箱梁顶面设2.0%的横坡,箱梁底面平置,梁端每个底板及两侧腹板设2个直径为10cm的通气孔,箱梁悬臂边缘10cm处设有半径为1.5cm的滴水槽。 主桥上部构造按预应力混凝土设计,采用三向预应力,纵、横向预应力采用国家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 5224-2003)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箱梁纵向、横向钢束每股均为直径15.2mm;竖向预应力采用精扎螺纹钢筋和预应力钢绞线。纵向预应力束管道采用预埋塑料波纹管成孔,真空辅助吸浆工艺。
  • 乌江特大桥连续刚构0#梁段施工技术方案
    乌江特左线桥起终点桩号分别为ZK10+256和ZK11+413,孔跨布置为(3×30)+(4×30)+(4×30)+(116+220+116)+(4×30)+(4×30)+(4×30)m,桥全长1157.0m;右线桥起终点桩号分别为YK10+411和YK11+421,孔跨布置为(3×30)+(4×30)+(116+220+116)+(4×30)+(4×30)+(3×30)m,桥全长1010.0m。其中主桥116+220+116m采用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箱梁,引桥采用预应力混凝土T梁,先简支后结构连续。 乌江特大桥主桥为预应力混凝土刚构桥,孔跨布置116+220+116m,墩身采用双肢等截面矩形空心墩,肢间净距8.4m,单肢截面尺寸8.5×3.8m,顺桥向厚度0.7m,横桥向厚度0.9m。主墩承台厚5m,基础采用桩径2.5m的钻孔灌注桩,基桩按纵向四排、横向三排布置,每墩共12根桩。过渡墩墩身为等截面矩形空心墩,顺桥向3.5m,横桥向6m,壁厚0.55m;承台厚3m,采用4根直径1.8m钻孔桩基础。
  • 乌江特大桥桩基施工技术方案
    本标段为第2合同段,起讫里程桩号为K10+250~K18+000,管段全长8.008km。本合同段路线从隧道出口岁湾处起,自西北向东南跨乌江后,沿山坡展线跨清渡河,后沿山坡台地布设前行
  • 乌江特大桥液压自爬模技术应用文案
    乌江特大桥是思南至剑河高速公路重难点工程之一,位于思南县鹦鹉溪镇双龙村境内,两岸地形陡峭,桥位区地形起较大,斜坡自然坡度为10°~50°,呈“V”形河谷。乌江特大桥分幅布置,左线桥孔跨布置为:(3×30)+(4×30)+(4×30)+(116+220+116)+(4×30)+(4×30)+(3×30)m,全长1157.0m;右线桥孔跨布置为:(3×30)+(4×30)+(116+220+116)+(4×30)+(4×30)+(4×30)m,全长1010.0m。其中主桥主墩基础采用12根桩径2.5m的钻孔灌注桩,承台厚5m,墩身采用双肢等截面矩形空心墩,主桥上部结构采用116+220+116m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箱梁;主引桥间过渡墩基础为双排4根直径1.8m的钻孔灌注桩,承台厚3m,墩身采用等截面矩形空心墩;引桥桥墩根据墩高不同分别采用圆形双柱式墩和矩形实心墩,圆形双柱式墩柱径分别为1.6m、1.8m,桩径1.8m、2.0m,基础为单排钻孔灌注桩,矩形实心墩桩径1.8m,基础为双排钻孔灌注桩,引桥采用预应力混凝土30mT梁,先简支后结构连续。
  • 乌江特大桥连续刚构悬灌段施工技术方案
    总体结构情况:乌江特大桥左幅12~13号墩、右幅8~9号墩116+220+116m联悬臂现浇连续箱梁全长452m,为直腹板变高双线单箱单室悬臂现浇箱梁,全联共分119个梁段,中支点0#梁段长18m,一般梁段长度分成3m、3.5m和4.3m,边、中跨合拢段长均为2m,边跨现浇段长5m,最大悬臂浇筑块重2758.670KN。
  • 乌江特大桥7#墩人工挖孔桩专项施工方案
    本桥跨越乌江,桥梁全长741m。主桥中心桩号为K19+883,7#主墩基础设计为大直径群桩基础,属端承桩,桩长均为27m、30m,孔径为2.5m。持力层为中风化灰粉砂岩考虑到地质条件较好,故桩基础均采用人工挖孔桩施工。7#主墩采用整体式承台基础,承台高5m,平面尺寸为26m×20.5m,承台底标高为292.2m,采用20根直径为2.5m挖孔桩基础。
  • 在役桁式组合拱桥承载力评估与加固方法研究
    在役桁式组合拱桥承载力评估与加固方法研究,在役桁式组合拱桥承载力评估与加固方法研究
点击查看更多
全部评论 我要评论
暂无评论